[實用新型]一種超臨界水熱氧化反應釜及其排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63415.8 | 申請日: | 2015-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850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07 |
| 發明(設計)人: | 錢成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劍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3/02 | 分類號: | B01J3/02;B01J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劉翠 |
| 地址: | 201104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臨界 氧化 反應 及其 排放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環保技術領域的超臨界排放系統,具體地說,涉及的是一種超臨界水熱氧化反應釜及其排放裝置。
背景技術
超臨界水熱技術用于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降解處理,形成了超臨界水氧化技術(Supercritical?water?oxidation,SCWO),可以連續運行。連續式超臨界水熱反應完成后,生成了包括水、氣體和固體的混合物,其排放的氣體中無NOX、酸氣(如HCl或SOX等)和粉塵微粒等,CO的含量低,廢水有機物氧化徹底,完全符合排放水標準和氣體排放標準。在化工、醫藥、石油、環保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超臨界水熱氧化技術的優點在于:環境友好、用途廣泛,對難降解有機物的處理效率高(99.9999%以上),反應非常快,超臨界水熱裝置小,結構緊湊。
由于超臨界水熱氧化的工作溫度和壓力高于水的臨界點(374℃,22Mpa),現有的反應系統出料壓差大、沖擊力強,對閥門、管件的氣蝕和沖蝕磨損大,閥門經常損壞,造成設備無法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超臨界排放裝置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超臨界水熱氧化反應釜及其排放裝置,在超臨界水熱氧化反應釜的出口端設置四級調壓控制閥,超臨界反應后的水汽溶液逐級減壓后排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超臨界水熱氧化反應釜的排放裝置,包括排放管、第一級調壓控制閥、第二級調壓控制閥、第三級調壓控制閥以及第四級調壓控制閥,其中,所述第一級調壓控制閥、第二級調壓控制閥、第三級調壓控制閥和第四級調壓控制閥依次設置在排放管上,所述排放管的管徑從第一級調壓控制閥至第四級調壓控制閥逐級放大。
優選地,所述排放管的管徑呈1.5-2倍逐級放大。
優選地,相鄰兩級調壓控制閥之間的排放管管道長度為管徑的20倍以上,用以耐受高壓流體的沖擊波。
優選地,所述第一級調壓控制閥為PN250級閥門,閥前壓力為20-25Mpa,調節出口壓力為7-8Mpa;
所述第二級調壓控制閥為PN150級閥門,閥前壓力為7-8Mpa,調節出口壓力為3.5-4Mpa;
所述第三級調壓控制閥為PN64級閥門,閥前壓力為3.5-4Mpa,調節出口壓力為0.8-1Mpa;
所述第四級調壓控制閥為PN16級閥門,閥前壓力為0.8-1Mpa,調節出口壓力為0.1Mpa以下。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超臨界水熱氧化反應釜,包括反應釜體以及上述排放裝置,其中,排放裝置的排放管小管徑一端連接于反應釜體的出口端,排放裝置的排放管大管徑一端為反應釜反應物排出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超臨界反應釜的處理產物由一根排放管排出,隨后設置的四級調壓控制閥,分別為PN250、PN150、PN64、PN16四種不同級別的閥門,排放管的管徑逐級放大,超臨界水熱反應產生的水汽可以逐級安全排出,不易造成閥門損壞,可連續排放流體;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超臨界水熱氧化反應釜,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在亞臨界狀態下運行。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反應釜體;2為排放管;3為第一級調壓控制閥;4為第二級調壓控制閥;5為第三級調壓控制閥;6為第四級調壓控制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超臨界水熱氧化反應釜的排放裝置,包括排放管、第一級調壓控制閥、第二級調壓控制閥、第三級調壓控制閥以及第四級調壓控制閥,其中,所述第一級調壓控制閥、第二級調壓控制閥、第三級調壓控制閥和第四級調壓控制閥依次設置在排放管上,所述排放管的管徑從第一級調壓控制閥至第四級調壓控制閥逐級放大。
進一步地,所述排放管的管徑呈1.5-2倍逐級放大。
優選地,相鄰兩級調壓控制閥之間的排放管管道長度為管徑的20倍以上,用以耐受高壓流體的沖擊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劍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劍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6341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