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肱骨遠端后外側雙柱固定鎖定接骨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63213.3 | 申請日: | 2015-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089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1 |
| 發明(設計)人: | 褚旭峰;郭曉山;蘭樹華;黃淑明;吳泉州;鄭榮宗 | 申請(專利權)人: | 麗水市中心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80 | 分類號: | 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鵬舉 |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麗水市括***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肱骨 遠端 外側 固定 鎖定 接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接骨板,尤其涉及一種肱骨遠端后外側雙柱固定鎖定接骨板。
背景技術
?人的肱骨干整體呈圓柱體樣,遠端分為肱骨內、外側支,形式扁而寬的扇子,與肱骨體軸線存在前傾夾角,且肱骨髁部較薄,易發肱骨髁上骨折、肱骨中下段骨折、肱骨髁間骨折、肱骨髁間骨折并發肱骨髁上或肱骨中下段骨折。多年以來,許多醫院采用Y形鋼板治療肱骨髁部骨折。這種形似英文“Y”的鋼板,曾經發揮過歷史作用,也治后許多此類病人,但隨著時間推移和技術進步,通過術后隨訪發現,Y型鋼板存在如下問題:1)手術分離暴露肱三頭肌范圍多,創傷大,骨折塊失血供,影響骨折愈合;2)鋼板需塑形,延長手術時間;3)斷板率高,Y形鋼板便于手術醫生塑形,廠家多選用強度小、硬度低的材料制造,容易折斷;同時,生物力學固定差,骨折不愈合,長期應力作用造成疲勞性折斷。還有人設計了肱骨遠端內、外側鎖定接骨板應用于臨床,存在暴露損傷尺神經及骨折塊上軟組織剝離過多,骨折延遲愈合等問題。另外,這兩塊鋼板結合主要用于治療肱骨髁部骨折,難于治療肱骨髁部骨折并肱骨干骨折、肱骨下段骨折等。目前,臨床上肱骨下段骨折需雙鋼板固定已經成為共識,多選用一塊解剖板聯合一塊重建鋼板或兩塊重建鋼板固定,此種方法鋼板占用體積大,固定困難,容易骨折塊上的軟組織剝離過多,影響骨折愈合;同時重建板需手術醫師重新塑形,造成手術時間延長問題。另外,外科醫生選擇目前推崇的肱骨外側入路時,顯露和保護橈神經的為優(橈神經繞肱骨干后外側,距離肱骨小頭頂端遠端6~16cm,平均為12cm左右),原有的內固定材料不能完全滿足目前革新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符合肱骨的解剖特點,有效固定的肱骨遠端后外側雙柱固定鎖定接骨板。
為實現本發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肱骨遠端后外側雙柱固定鎖定接骨板,包括鋼板頭部、鋼板后部主干體、鋼板前側翼和鋼板后側翼,鋼板頭部、鋼板前側翼和鋼板后側翼均連接在肱骨主干體上并且處于肱骨主干體的同一側,所述的鋼板后部主干體上設有3-4個鎖定孔和4-6個鎖定加壓結合孔,肱骨前側翼上設有1~2個鎖定孔,所述的肱骨后側翼上設有4~6個大鎖定孔,所述的鋼板后部主干體的長度為80~150mm,鋼板主干體的寬度為11.5~12.5mm,所述的鋼板前側翼的長度為10~11mm,寬度為6~7mm,所述的鋼板頭部主體長度為55~65?mm,寬度為15~16mm。
作為優選,所述的鋼板頭部及前側翼的鎖定孔的孔直徑為2.7mm。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個大鎖定孔的孔直徑為3.5~4.5?mm,其他為孔直徑為3.5?mm。
作為優選,所述的后部側翼的第一個大鎖定孔插入的螺釘對準肱骨內上髁部與鋼板后部主干體縱軸偏向遠端呈夾角δ為40°~50°夾角,與鋼板后部主干體縱軸垂直方向向前傾斜角γ?為20°~35°
作為優選,所述的肱骨鋼板后方主干體中軸線與所述的肱骨鋼板頭部的中軸線之間的夾角α為15°。
作為優選,所述的鋼板后側翼與肱骨主干體軸線之間形成的夾角β為55°~65°,距離肱骨鋼板頭部頂端距離為50~60?mm,側翼的寬度為5.5~6.5mm,長度為50~70mm
作為優選,所述的鋼板后部主干體和所述的鋼板后側翼上還設有克式針孔。
作為優選,所述的鋼板后部主干體、所述的鋼板頭部、所述的鋼板前側翼和所述的鋼板后側翼與肱骨干、肱骨遠端及兩外側緣弧度相吻合的弧形狀。
作為優選,所述的接骨板的材料為鋼或鈦合金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鋼板的輪廓與肱骨干、肱骨遠端及外側緣解剖形態的貼合,主要用來治療肱骨下段骨折、以及遠端肱骨髁間骨折,主要是增加肱骨后側翼,將側翼做的比較大,用大鎖定孔,從側面多角度方向固定,選擇其中一枚特殊的螺釘固定肱骨遠端尺側柱,其他螺釘選擇性固定肱骨干,這樣就可以固定牢靠,整體貼合鋼板的輪廓與肱骨干、肱骨遠端及外側緣解剖貼合,原先需要多塊鋼板或者是用聯合重建鋼板,現在只需要此一塊鋼板就可以做到,而且固定效果非常好。同時,解剖貼合、弧狀翻折的側翼光滑,激惹橈神經的概率小,在外科醫生選擇目前推崇的肱骨外側入路時尤為適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鋼板后部主干體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鋼板后側翼4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麗水市中心醫院,未經麗水市中心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6321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