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體底泥采樣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61566.X | 申請日: | 2015-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947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廣柱;尹鑫;王翠珍;劉曉明;寇小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10 | 分類號: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申傳曉 |
| 地址: | 26659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體 采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體底泥采樣器。
背景技術
河流或湖泊的底泥是由粘土、粉砂、有機質或各類礦物質組成,經過長時間的物理、化學、生物作用和水體運輸沉積于水體底部區域的泥狀物,是水體污染物的主要蓄積庫和二次釋放源,可以反映水體的污染現狀和污染史,為研究水體污染物在底泥中的積累、分布、轉化、遷移規律及其對水環境的影響,采集不同深度底泥樣品進行分析研究對水環境監測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
底泥采樣器是水環境監測的重要工具,目前,國內外的主要底泥采樣器主要有重力式柱狀采樣器、活塞式采樣器和抓斗式采樣器。重力式柱狀采樣器適用于水深5m以內,采樣管一般長1m,主要部件包括切割頭、有機玻璃采樣管、延長桿、擊打手柄、提升裝置等,該種采樣器簡單輕便、簡單易用,但仍存在采樣時易造成干擾波動、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差等缺點。活塞式采樣器由T型手柄、采樣器、采樣管、切割頭、活塞、擴展連接桿等連接組成,該采樣器雖然采樣簡單快捷,能保持底泥的原有性狀,但存在攜帶使用不方便、采樣深度有很大局限性等缺點。抓斗式采樣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但存在采樣過程對底泥自然層次產生嚴重干擾、密封性差,易造成樣品流失等缺點。
一般底泥采樣器上均需要外界電源,以完成相應操作,但是在野外進行采集樣本時,經常遇到難以找到電源的情況,無法使用底泥采樣器。而如果配置外界電源,則需要攜帶沉重的蓄電池,增加采集人員的負擔,并且現有技術中的泥地采樣器存在結構復雜、元器件眾多、造價昂貴、容易損壞、維護成本較高等缺點。因此,現有技術有待于更進一步的改進和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水體底泥采樣器,簡化采樣器結構,降低采樣器制造成本,實現不同水深條件下底泥的采樣工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包括:
一種水體底泥采樣器,其包括采樣器支架,其中,采樣器支架上設置有采樣管固定支架,采樣管固定在采樣管固定支架,采樣管上端設置有密封頭,采樣管與密封頭能拆分,密封頭上端設置有單向閥,單向閥與采樣管相連通;采樣器支架在與采樣管下部位置相對應處設置有一控制開關,控制開關配置有一底塞,控制開關上方的采樣器支架上設置有彈性繩支架,彈性繩支架向下延伸至采樣管下端的采集口處,彈性繩支架末端在采樣管兩側分別設置有定位孔,定位孔與采樣管的采集口下邊沿位置相對應,彈性繩支架上在采樣管兩側的位置分別設置彈性繩,彈性繩另一端穿過對應定位孔固定在底塞上,采樣器支架下端凸出采樣管末端一段距離,采樣器支架下端的凸出用于防護采樣管,減少采樣過程中因遇到堅硬磚石導致采樣管損壞;采樣管采集水體底泥時,底塞位于控制開關的初始位置;采樣管采集完畢水體底泥,向上移動露出水體底泥時,控制開關松開底塞,底塞在彈性繩的彈力作用下,沿采樣管外壁向下滑動,到達采樣管的采集口處時,底塞卡入采樣管的采集口內,封堵采樣管的采集口。
所述的水體底泥采樣器,其中,上述采樣器支架上端設置有承重繩,控制開關上設置有控制繩。
所述的水體底泥采樣器,其中,上述采樣器支架下端外側設置有用于調控配重質量以適應不同取樣水深條件的配重體。
所述的水體底泥采樣器,其中,底塞在原始狀態投影到采樣管外壁上的位置到采樣管之采集口的距離為采樣管長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所述的水體底泥采樣器,其中,上述密封頭內設置有兩層密封圈,用于密封密封頭與采樣管的接觸部位。
所述的水體底泥采樣器,其中,上述定位孔的開孔方向與彈性繩支架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所述的水體底泥采樣器,其中,上述彈性繩支架包括位于采樣管兩側的橫桿,采樣管的每一側布置有兩個橫桿,橫桿均連接在采樣器支架上,兩個橫桿上設置有豎直桿,豎直桿與采樣管的中軸線相平行,橫桿與豎直桿位于同一平面內。
所述的水體底泥采樣器,其中,上述控制開關為L形彈簧開關,L形彈簧開關的前端卡入底塞的套環內,L形彈簧開關的前端卡頂在采樣管的外壁上。
所述的水體底泥采樣器,其中,上述控制開關為能轉動的掛鉤,底塞的套環掛置在掛鉤上,隨掛鉤轉動,底塞的套環從掛鉤上脫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6156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取樣裝置
- 下一篇: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