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門脈閉合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53864.4 | 申請日: | 2015-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184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何苗;張紅;謝菲 | 申請(專利權)人: |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D1/00 | 分類號: | A61D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63000 ***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閉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脈閉合鑷,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很多動物實驗中需要夾閉血管和肺門、肝門、腎門等部位,目前大多采用的是動脈夾、止血鉗或橡皮管進行夾閉。然而,動脈夾往往夾閉不充分、易損傷血管或滑脫,而止血鉗不適用于小型動物,如鼠等,對于小動物而言,止血鉗雖能夾閉完全,但因其相對笨重,在夾閉胸腔、腹腔等狹小深部的脈管時阻礙視野;夾閉后扭曲、牽拉,往往造成組織損傷,甚至導致動物出血死亡。橡皮管適合大動物,如豬、犬等,因其操作時需穿過血管、肺門、肝門或腎門等,常使周圍組織損傷嚴重。當需開放深部狹小腔隙的脈管、肺門、肝門或腎門等部位時,需要再次打開腔隙(如胸腔、腹腔),用手深入夾閉的周圍組織,打開動脈夾或取出橡皮管。因此現有的方法并不適用于夾閉深部狹小腔隙的血管或門脈組織,特別是在大鼠、小鼠的動物實驗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便于夾閉位于深部狹小腔隙的血管、肺門、肝門及腎門等部位的門脈閉合鑷,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一種門脈閉合鑷,包括尾部連接成一體的兩個鑷臂,鑷臂的前部為自由端,在鑷臂的前部設置有鑷子頭,在鑷子頭上套有橡皮套,在其中一個鑷臂中部內側設置有螺桿,所述的螺桿穿過另外一個鑷臂上的通孔后與螺母螺紋連接。
????所述的鑷子頭為直桿型結構或弧形桿結構,因此可以根據動物的類型和夾閉脈管的位置選擇不同的鑷子頭結構。
????在鑷子頭內側的夾持面上設置有齒紋,避免夾持時打滑而影響試驗操作。
????在鑷臂中部外側設置有防滑紋,便于操作人員拿捏。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在鑷子頭上套有橡皮套,因此夾閉時不易損傷血管和門脈組織,而且本實用新型通過調節鑷臂上的螺母便可使鑷子頭達到夾閉或松開的效果,操作簡單、方便。同時,本實用新型夾閉后,整個鑷臂基本都暴露在體腔外,不易造成夾閉組織的扭曲、牽拉,當需開放脈管時,只需松開螺母即可,無需將手深入體腔,減少對動物組織造成損傷及感染。此外,將鑷子頭上的橡皮套取下后,鑷子頭還可用于分離血管和其他組織,具有一物二用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鑷臂,2-螺桿,3-螺母,4-鑷子頭,5-橡皮套。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實施例一中的門脈閉合鑷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尾部連接成一體的兩個鑷臂1,鑷臂1的前部為自由端,在鑷臂1的前部設置有直桿型鑷子頭4,在鑷子頭4上套有橡皮套5,在其中一個鑷臂1中部內側設置有螺桿2,所述的螺桿2穿過另外一個鑷臂1上的通孔后與螺母3螺紋連接。進一步,在鑷子頭4內側的夾持面上設置有齒紋,避免夾持時打滑而影響試驗操作,同時在鑷臂1中部外側設置有防滑紋,便于操作人員拿捏。
????實施例二
實施例二中的門脈閉合鑷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除鑷子頭4為弧形桿結構外,其他部分與實施例一中的結構一致。因此,本實用新型可制作成大、中、小等不同型號,并根據動物的類型和夾閉脈管的位置選擇不同結構的鑷子頭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未經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538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