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旋轉換液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48837.8 | 申請日: | 2015-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9958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志文 |
| 主分類號: | A61M5/14 | 分類號: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福建省廈門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旋轉 換液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旋轉換液器。
背景技術
輸液是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的治療過程,輸液又名打點滴或者掛水。是由靜脈滴注輸入體內的大劑量(一次給藥在100ml以上)注射液。注射液通常包裝在玻璃或塑料的吊瓶或吊袋中,不含防腐劑或抑菌劑。使用時通過輸液器調整滴速,持續而穩定地進入靜脈,以補充體液、電解質或提供營養物質或其他物質。
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一般醫生會給病人開多瓶(或多袋)注射液,病人在輸液時將注射液一瓶接一瓶地注入靜脈中,前一瓶注射液注射完成后需要換下一瓶注射液進行注射。
現有技術中在執行上述過程時,是由醫護人員通過人工將輸液管從前一個吊瓶中拔下插入后一個吊瓶中,一般情況下,醫護人員會對每個病人進行監控,當醫護人員注意到某一個吊瓶中的注射液將用完時,會提前一段時間前往該病人,準備換藥;在醫護人員比較忙而未注意到時,病人自己也會呼喚醫護人員來進行換藥;在一些情況下,醫護人員及病人均未注意到吊瓶中注射液已經用完或將要用完,此時輸液管仍插在病人身上,待輸液管內注射液所剩無幾時,其壓力會小于人體內血液壓力,會導致血液倒流入輸液管,這種情況十分危險,如果不及時妥善處理,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
雖然上述情況較為少見,但一旦發生則后果嚴重,因此現有技術中的換液方法及換液設備效果較差,存在較大風險。
中國專利CN201320310008.9,公開了一種輸液器,其通過一個三通將多根輸液管簡單連接起來,材料消耗大、管路體積大,實用性較差,也不能夠實現自動控制;中國專利CN201320073717.X公開了一種新型輸液器,其結構也比較簡單,體積較大,同樣也不能夠實現自動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旋轉換液器,旨在改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旋轉換液器,包括內軸和套設于內軸外部的外殼,所述外殼和內軸上設有多個與外部相通的輸液管接頭,這些接頭包括:有2到6個與吊瓶或輸液袋相連接的第一輸液管接頭;有1個與滴斗相連的第二輸液管接頭;轉動所述內軸可使所述第二輸液管接頭分別與每一個第一輸液管接頭相通,形成L形藥液流通回路,第一輸液管接頭及第二輸液管接頭均可與輸液管連接。
這種旋轉換液器可在病人輸液時實現吊瓶的切換,簡單快捷,降低換瓶時回針的風險。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輸液管接頭有2-6個。使該旋轉換液器一次能夠連接2-6個吊瓶。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輸液管接頭只有1個,與下方輸液管連接,該輸液管連接滴斗、過濾器或者頭皮針。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輸液管接頭和第二輸液管接頭內均設有藥液孔與內軸藥液孔。
進一步地,所述內軸上設有L形通孔,L形通孔的一端與第一輸液管接頭藥液孔連接;L形通孔的別一端與第二輸液管接頭藥液孔連接;第一輸液管接頭和第二輸液管接頭內均設有藥液孔與內軸藥液孔形成L形藥液回路。
進一步地,所述內軸和外殼通過兩者接觸面之間相互擠壓實現輸液接頭之間的相互密封。
進一步地,所述內軸及外殼通過卡扣相連,通過卡扣的卡緊力,要求5中所述內軸和外殼相接觸的面緊密擠壓在一,卡扣能承受輸大拉壓力。
進一步地,所述內軸及外殼在第一輸液管接頭為斜面、或者弧面、或者球面等形面接觸面,內軸斜面比外殼斜面直徑粗,通過卡扣將外殼斜面和內軸斜面緊密村在一起實現接頭之間的密封。這一設置使第一輸液管接頭與第二輸液管接頭的連接更緊密,不存在漏氣、漏液的現象,還可防止各吊瓶內的藥液混合。
進一步地,所述內軸上設有旋轉驅動部,所述旋轉驅動部上設有十字、一字、六角等突起柄或沉孔。使用者借助十字螺絲刀或者其他工具或者不借助任何工具均可旋擰內軸。內軸上沒有該旋轉驅動部時用手直接旋擰內軸也可以實現內軸的旋轉。
進一步地,還包括驅動裝置,通過驅動裝置可使內軸轉動;
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皮帶、齒輪、齒條,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旋轉頭,所述旋轉頭上設有十字、一字、六角等突起柄或沉孔。驅動裝置可實現內軸的自動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設計得到的旋轉換液器,使用時,外殼和內軸的第一輸液管接頭可與連接吊瓶的輸液管連接,第二輸液管接頭可與連接滴斗、過濾器、頭皮針等的輸液管連接,由于第一輸液管接頭有多個,因此外殼上可連接多個吊瓶;旋轉內軸,可使第二輸液管接頭分別與每個第一輸液管接頭相通,使同一時間內,至多有一個吊瓶處于工作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志文,未經李志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4883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