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防塵散熱電力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43669.3 | 申請日: | 2015-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822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娜;劉宗泉;崔國棟;陳俊林;顏士剛;王磊;王建軍;付海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H05K5/06;H05K5/02;F21V3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塵 散熱 電力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防塵散熱電力箱。
背景技術
電力設備以及各種具有自發控制功能的設備都需要電能驅動,電能驅動有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就是會發熱,散發出的熱量使電氣元件所處的環境溫度較高,從而導致電氣元件的靈敏度有所下降,縮短電力設備的使用壽命,尤其是溫度較高的夏天如果電力設備散熱效果不佳的話將會直接導致電力設備癱瘓;電力設備內熱量散發不充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過多的灰層堆積在設備殼體內,使殼體內的散熱空間大大減小,所以在設計電力設備時尤其要考慮散熱和防層;且在制電力箱內都未設置照明系統,安裝、檢修人員在夜間不易對電力箱內的狀況進行評估,以及維修、檢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設計新穎,構造合理,方便人們在夜間檢測、維修箱內的運行狀態,并能夠及時、有效的散去箱內熱量,大大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防塵散熱電力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防塵散熱電力箱,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由一對相互對稱的散熱側面、一個固定側面和與固定側面對稱設置的殼門以及上底、下底組成,該殼門鉸接在殼體上,所述散熱側面的外表面上等間距設有多個與散熱側面長度相同的掛件,所述掛件的下部設有彎鉤,該彎鉤上掛有兩端封閉的冷卻管,冷卻管內填充有冷卻液,且該冷卻管設于殼體內,冷卻管上設有側邊,側邊上開有用于掛在彎鉤上的連接孔,所述散熱側面上還設有適合于所述側邊的條孔;所述與殼門鉸接的散熱側面上設有LED燈管,該LED燈管導線的末端為一金屬片,且該金屬片彈性設置在散熱側面近殼門的內表面上,用于接通LED燈管的另一導線末端為一金屬絲,且當LED燈管的電路接通時,所述金屬片與金屬絲接觸,殼門上設有與金屬片安裝高度相適合的絕緣撐桿,且該絕緣撐桿與金屬片分別處于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其中,本實用方案中設計了用來及時、有效散去殼體內熱量的冷卻液,冷卻液是極易消除殼體內熱量的液體,在殼體的頂部和側面上都設置了冷卻液,足以消去殼體內電氣元件釋放的熱量,且依靠自身散熱能夠減少散熱所需的能耗,冷卻液裝載在冷卻管內,這樣可以防止冷卻液揮發消失,確保冷卻液永遠都能夠有效,冷卻管與殼體之間的連接方式靈活簡易,便于安裝人員組裝,且在散熱側面上設有條孔,條孔的內側面上涂有凡士林,用來防止外部的雨水和灰層進入殼體內,確保殼體一直處于無塵的狀態;其中,本方案中在殼體內設計了LED燈管,且巧妙的設計了LED燈管的開、關狀態,殼門打開的時候金屬片與金屬絲相接觸LED燈管接通,殼門關閉的時候,撐桿抵住金屬片使之與金屬絲隔離,LED燈管就處于斷路狀態,這樣設計不僅方便維修、檢測人員在夜間觀察殼體內的情況,還能有效避免電能的損失。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構造合理,操作靈活簡易,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部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LED燈管電路接通原理圖。
圖中標號為:1-殼體,101-上底,102-下底,103-固定側面,104-散熱側面,105-殼門,2-冷卻液,3-掛件,4-彎鉤,5-冷卻管,6-LED燈管,7-絕緣撐桿,8-金屬片,9-金屬絲。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436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