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燙杯改進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39477.5 | 申請日: | 2015-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416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雪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雪芳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燙杯 改進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杯,特別是涉及一種防燙杯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水杯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用品,人們常使用其盛放熱水用于泡茶和喝水,一般的水杯都設置有手柄以方便握持,但也存在很多不設置手柄的水杯。傳統的不設置手柄的水杯在使用過程中,如果是盛滿滾燙的開水,容易導致燙傷手或者失手丟掉水杯,尤其是陶瓷杯或金屬杯。有的防燙杯會在杯子外壁頂部固定連接防燙構件,但由于該防燙構件一般為導熱系數低的材料制成,始終固定在該部會影響到杯子內頂部的水的降溫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燙杯改進結構,在使用時可防止燙傷手或失手丟掉水杯,在不使用時不影響杯子內頂部水的降溫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防燙杯改進結構,包括杯子主體以及兩個對稱設置在所述杯子主體外壁上的防燙構件,每個所述防燙構件由支撐部及連接部組成,所述支撐部呈圓弧形,所述連接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撐部,另一端滑動配合在所述杯子主體外壁上,且所述杯子主體外壁上具有上止部和下止部,所述防燙構件在所述上止部和所述下止部之間上下活動。
優選地,所述支撐部為泡沫塑料體。
優選地,所述支撐部上徑向貫穿設有散熱孔。
優選地,每個所述防燙構件上的所述連接部分別設有兩個,兩個所述連接部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支撐部的長度方向兩側。
優選地,所述杯子主體外壁在與所述連接部相對應位置處分別設有T型槽,所述連接部為與所述T型槽相適配的T型凸狀,所述連接部滑動固定在所述T型槽上。
優選地,所述T型槽的頂端與所述杯子主體頂部之間留有5mm~10mm的垂直間隔,且所述T型槽的底端與所述杯子主體底部之間留有5mm~10mm的垂直間隔。
優選地,所述T型槽由徑向槽和周向槽組成,所述徑向槽的一端與所述杯子主體外壁相通,另一端與所述周向槽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杯子主體外壁對稱設有防燙構件,防燙構件的連接部滑動配合于杯子主體外壁,優選地T型凸狀的連接部滑動固定在杯子主體外壁上的T型槽上,使得防燙構件可沿杯子主體外壁上下活動,并在杯子主體外壁上設有上止部和下止部,使得防燙構件在使用杯子時抵靠于上止部下,手握在防燙構件的支撐部上起到防止燙手的作用,在不使用杯子時防燙構件抵靠于下止部上,不影響杯子主體內頂部的降溫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狀態一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狀態一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杯子主體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杯子主體;20.防燙構件;101.徑向槽;102.周向槽;21.連接部;22.支撐部;220.散熱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防燙杯改進結構,包括杯子主體10以及兩個對稱設置在所述杯子主體10外壁上的防燙構件20。每個所述防燙構件20由支撐部22及連接部21組成,所述支撐部22呈圓弧形,所述連接部21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撐部22,另一端滑動配合在所述杯子主體10外壁上,且所述杯子主體10外壁上具有上止部和下止部,所述防燙構件20在所述上止部和所述下止部之間上下活動。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撐部22為泡沫塑料體,所述支撐部22上徑向貫穿設有散熱孔220。每個所述防燙構件20上的所述連接部21分別設有兩個,兩個所述連接部21分別對應設置在所述支撐部22的長度方向兩側。所述支撐部22的長度方向是指與所述杯子主體10同一水平高度上的周向相同的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雪芳,未經王雪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394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燙敞口杯
- 下一篇:一種采用過濾網可旋轉式的新型茶葉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