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城市地下管線現場可視化電子標識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37551.X | 申請日: | 2015-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959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志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志浩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26;G06K19/06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劉翠 |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徐***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城市 地下 管線 現場 可視化 電子 標識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地下管線鋪設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城市地下管線現場可視化電子標識裝置。
背景技術
城市地下管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的“血管”,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被稱為城市的“生命線”。城市地下管線主要包括給水、排水(雨污水)、燃氣(煤氣、天然氣等)、電信、電力、熱力、工業管道等幾大類。地下管線資料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重要基礎信息,如果沒有完整、準確的地下管線信息,在進行城市規劃、建設和施工時將寸步難行,影響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造成重大損失,甚至生命財產的損失。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地下管線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維護城市“生命線”的正常運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我國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管理大部分地區基本上還處于紙質管理水平,有些城市雖然實現了計算機管理,但基本上都是單機管理,管線數據更新不及時,數據現勢性很差。總體來說我國城市地下管線信息化管理程度低,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的需要,嚴重滯后于城市三維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對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帶來了障礙。
當前我國在地下管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歷史欠賬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早期建設的管線,很多城市的檔案資料中管線資料缺失明顯。中國的城市發展經歷了曲折的過程,很多早期鋪設的管線沒有資料,都是靠技術人員的記憶來記住位置,完全不準確。如進行全面的管線普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為技術的因素,部分管線也沒有辦法進行探測出其準確的位置,效果不理想。
2)地下管線資料信息不全,現勢性差。很多地下管線項目都是配合其他建設項目施工,工期短,任務急,部分項目施工完成后,可能連數字化的竣工紙質資料都沒有,滯后于城市建設的需要;
3)資料分散管理,共享程度低。中國目前的現狀是各大管線公司管理自屬管線,每類管線權屬公司有自己的標準和管理模式,相互之間信息溝通難,共享程度低,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科學的統一的管理機制。
4)監管力度不夠。目前各管線建設管理的歸口政府部門不同,導致管理的力度不一致,監管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對管線的建設方和施工方以及管線測量單位的監管力度不相同,導致地下管線資料完整性嚴重不足。因為沒有形成有效的,科學的監管體制,導致很多城市都存在反復挖填、反復鋪設管線的情況。
5)技術創新不夠。隨著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以及施工材料的發展,現有的探測技術方法,測繪技術,數據建庫技術,信息管理系統和信息管理機制等有待于改進、提高和完善。
6)管線資料利用率低。很多管線建設單位對自己的地下管線資料沒有形成很好的利用,部分單位只是為了完成城建檔案歸檔需要,工程竣工后將管線資料束之高閣。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地下管線探測技術、GPS技術、GIS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射頻識別技術、海量存儲技術和信息管理理念等都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些技術的發展為地下管線項目的資料的及時更新、數據管理的自動化、科學化、規范化以及與其他社會資料的完整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發展,我國也越來越重視數字城市的建設,科技部,建設部等多部位的許多科技項目都是關于對數字城市的研究和開發。各地政府部門也加大城市信息化和數字城市的建設。很多城市和管線建設單位都建立了基于GIS技術、通訊技術、數據庫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的地下管線信息系統。
雖然很多建設單位或者行業主管部門都在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和開發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正如本文前面提到,因為現有數據的現時性不足、共享不足、精度有待提高等原因的存在,在城市管網的改造和新建時,常常會發生錯挖和爆管等事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仔細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部分管線施工單位野蠻施工。有些施工單位為了趕進度、節約成本等原因,沒有按照規劃和設計的位置進行正確的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損壞和損失。
2)各管線單位“各自為政”,數據相對封閉,沒有發揮綜合優勢。在某些城市,各管線建設單位為了各自的經濟利益,出于行業保護主義,資料不外傳或刻意給其他管線建設制造障礙,使地下管線數字化等優勢沒有體現出。
3)現有技術手段之下,或出于安全因素,地下管線空間信息封閉。尤其是一些涉及到人民群眾正常生活等切身利益和涉及公眾安全的重大管線,如供水、燃氣等,不能將該類管線的空間信息面向社會或面向大眾,通常都是由管線建設單位或者行業主管部門保管該類管線的信息資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志浩,未經張志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375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車載攝像頭參數標定的校正標志物
- 下一篇:智能信息采集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