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生產兩復合鉚釘式電觸頭的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37544.X | 申請日: | 2015-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641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8 |
| 發明(設計)人: | 曾智丹;黃國平;曾臻;曾顏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市森工機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11/04 | 分類號: | H01H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周玉紅 |
| 地址: | 541003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復合 鉚釘 式電觸頭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復合電觸頭制造行業,具體涉及一種用線材制作鉚釘式復合觸頭的設備,更具體涉及一種用線材生產兩復合鉚釘式電觸頭的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線材制作兩復合鉚釘式電觸頭的機器,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1、以成形底模為中心,左右各一把剪刀分別將所剪切的銅線和銀線同時送到成形底模然后進行預鐓、終鐓的機器類型(詳見圖1:現有兩邊剪線機型的制作工藝圖)。
這類機型,由于剪切線料分別從不同方向剪斷,其銀、銅線料各自端面形成的毛面與光面相互貼合是毛面對毛面、光面對光面的搭配結果(詳見圖2:兩邊剪線毛面與光面結合的示意圖),這種搭配在預鐓焊接或終鐓成形時,由于光面對光面的擠壓摩擦力很小,銀、銅端面結合會出現虛焊,此時如用金相顯微鏡觀察,整個結合面只能達到62-72%。國家標準是80%以上。為了達到標準不惜把消除冷作應力所進行的正常的熱處理溫度提高120—150℃。此種升溫法增加了結合面,但降低了銀合金層的硬度,會導致電觸頭的使用壽命縮短。這種先天不足的制作工藝利用熱處理時提高溫度來增加一定的結合面或結合強度,是不得已而為之。
2、在成形底模的一邊,一把剪刀分別依次剪銀線和銅線,兩線重疊后送至底模進行預鐓、終鐓的機器類型(詳見圖3:現有一邊剪線預鐓時無管控裝置機型的制作工藝圖)。
這類機型,銀、銅貼合面為光面對毛面、毛面對光面的搭配(詳見圖4:一邊剪線毛面與光面結合的示意圖),用這種合理的交錯搭配工藝制作復合觸頭產品,在熱處理前銀、銅結合面即可達到90%以上。熱處理時只需采用正常熱處理消除應力的溫度,即可獲得更為理想的銀、銅結合面或結合強度。同時,電觸頭的銀合金層面硬度也因溫度適宜得到有效的保護。
但是,這類機型由于在預鐓時,膨脹的部位是處在無管控的自由變形狀態下,對易開裂的銀合金材料,就容易造成所制產品在預鐓時開裂,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因此這類機器,對制作復合銀觸頭用的銀合金材料要求較嚴。目前市場上普遍采用的AgSnO2等易開裂的銀合金材料在該機器上不能滿足正常使用。因此這類機器受限較大,影響到市場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綜上所述,針對現有機型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在采用一邊剪線、預鐓、成形的生產工藝基礎上剪切桿上安裝了一把剪切刀和一個可控預鐓變形的管控模裝置,并在管控模上安裝可升縮裝置、撞針及彈簧等來避免上述問題的產生。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生產兩復合鉚釘式電觸頭的設備,包括輸送銅線和銀線的進料裝置、可以往復運動來剪斷進料裝置提供的線材的剪切桿、固定在設備上不動并且與剪切桿相對應的模座、用于電觸頭成形的終鐓模座以及控制設備各部件協調動作的凸輪傳動裝置;
在所述模座上并排設有銅線孔、銀線孔、儲存模孔和底模孔,在所述剪切桿上設有剪切模和管控模,所述管控模上設有管控模孔,所述銅線孔、銀線孔、儲存模孔和底模孔相鄰兩孔之間的距離等于所述剪切模孔和所述管控模孔之間的距離;
在所述剪切模孔內設有頂出所述剪切模孔內線材的頂料針,在所述管控模包括管控模芯和用于電觸頭雛形預鐓用的頂撞管控模芯的撞針,在所述儲存模孔內設有與所述管控模芯相對應的將儲存模孔內的線料頂入管控模芯內的頂針;
所述終鐓模座內裝有用于電觸頭制品終鐓成形的終鐓模,在所述底模孔內設有與所述終鐓模相對應的、并且可以頂出終鐓后已成形的電觸頭制品的底針。
進一步,所述管控模還包括撞針座套、撞針座、管控模芯套,所述管控模芯通過所述管控模芯套安裝在所述剪切桿上,所述撞針通過所述撞針座套和所述撞針座安裝在所述剪切桿上。
進一步,所述管控模芯開口處的內腔形狀為與電觸頭雛形頭部形狀相匹配的圓錐體。
進一步,所述頂料針通過彈簧復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生產兩復合鉚釘式電觸頭的設備,克服了現有機型由兩邊剪線結合強度不高以及一邊剪線但預鐓時無管控裝置易造成預鐓球開裂的缺限,同時也能更好的確保所制產品銀層均勻分布,使所制銀觸點的內在和外觀質量都有更好的保障和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兩邊剪線機型的生產工藝圖;
圖2為兩邊剪線毛面與光面結合的示意圖;
圖3為圖2的B放大圖;
圖4為現有一邊剪線、預鐓時無管控裝置機型的生產工藝圖;
圖5為一邊剪線毛面與光面結合的示意圖;
圖6為圖5的C放大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市森工機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桂林市森工機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3754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鍵盤開關機構
- 下一篇:帶燈指示接通的萬能轉換開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