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無損檢測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36769.3 | 申請日: | 2015-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755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顧娜;季肖楓;錢建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7/90 | 分類號: | G01N27/90;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華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魏亮芳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無損 檢測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無損檢測設備,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用于小直徑棒材的新型無損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小直徑鈦合金棒材(Φ1mm-Φ30mm)經鑄錠開坯精鍛而成,主要應用在航空發動機的關鍵部位。棒材內部和表面可能會存在一些鍛造缺陷,如夾雜、縮孔、裂紋等。存在缺陷的棒材禁止用于航空發動機的生產。在國內眾多無損檢測公司,針對大口徑鋼管及大規格棒材的超聲波檢測研究較多,而由于小直徑棒材的圓周曲面的曲率較大,聲束發散嚴重,會產生波形轉換,形成表面變形波,加上信號噪聲高,信噪比低,對缺陷進行定位較為困難。因此對于小直徑棒材研究較少,主要是針對探頭及有關參數的選擇和如何采用手動檢測的方法進行研究,對于小直徑棒材的在線無損檢測成套設備目前幾乎沒有。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針對小直徑棒材進行檢測,且檢測精度高的新型無損檢測設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新型無損檢測設備,包括上料區、檢測傳輸組件、渦流檢測機構、超聲檢測機構、下料區以及控制上述各部件運行的控制裝置,所述上料區位于所述檢測傳輸組件的進料端,所述下料區位于所述檢測傳輸組件的下料端;所述渦流檢測機構和超聲檢測機構均設置于所述檢測傳輸組件之間。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料區、檢測傳輸組件、渦流檢測機構、超聲檢測機構、下料區以及控制裝置的設置,檢測工件時,控制裝置能夠控制各組件或機構工作,使工件從上料區進入檢測傳輸組件,之后工件依次經過渦流檢測機構和超聲檢測機構的檢測,實現了自動檢測和復合檢測,對工件的檢測更全面,同時檢測精度更高;替代了傳統的人工進行檢測的方法,提高了檢測效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作如下改進: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上料區設置有上料機構,所述上料機構包括機架和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的進料組件,所述進料組件包括進料通道、撥料盤以及驅動元件,所述驅動元件驅動所述撥料盤將待檢測工件送入進料通道上;所述進料通道連接所述檢測傳輸組件。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由于機架、進料組件的設置,上料時,進料組件的驅動元件將會驅動撥料盤運動,之后撥料盤待檢測工件從進料通道中撥入到檢測傳輸組件中,依次進行送料;工作效率高,且不會造成工件的二次損傷。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進料通道包括進料部、擋料部以及送料部,所述撥料盤設置于所述進料部的下方;所述撥料盤設置有傾斜的坡度,低的一端靠近所述送料部;所述撥料盤下方還設置有用于調節其自身橫向位置的調節件,所述調節件包括調節桿和套設于所述調節桿上的調節輪,所述調節輪與所述撥料盤的底部相連接。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工件可以預先放置于送料部,擋料部用于擋料,防止一次將所有工件送入送料部上,分工明確,實現一一送料;撥料盤向上運動時則可將工件頂出高于擋料部,從而使得進料部上的工件突破擋料部進入送料部,確保一一送料的準確性;調節件的設置,使得可以沿著橫向調節撥料盤的位置,以便根據工件的尺寸進行調節,最終確保每次只能通過一個工件;應用更靈活,適用工件的范圍更廣。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下料區設置有分選機構,所述分選機構包括用于放置合格工件的第一料倉、用于放置不合格工件的第二料倉、下料氣缸以及分選氣缸;所述下料氣缸對應所述第二料倉設置,所述分選氣缸對應所述第一料倉設置。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可以對檢測完畢的工件進行分類放置,將合格工件和不合格工件分別放置不同料倉中,便于工件的篩選工作,實現自動化分類,替代了傳統的人工分料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檢測傳輸組件包括與所述渦流檢測機構和超聲檢測機構相對應設置的渦流檢測傳輸線和超聲檢測傳輸線。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渦流檢測傳輸線采用直線型進給線,所述超聲檢測傳輸線采用螺旋式進給線。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直線型進給線可以滿足渦流檢測的需要,實現工件的直線傳輸;螺旋式進給線可以滿足超聲檢測的需要,實現工件的螺旋式傳輸;便于工件更好地檢測,提高工件的檢測精度,避免檢測死角。
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渦流檢測傳輸線包括第一主動輪和第二從動輪,所述第一主動輪和第二主動輪下設置有加壓單元,所述加壓單元包括設置于所述傳輸棍子下方的壓塊和驅動所述壓塊上下運動的氣缸。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當工件的直徑偏小時,可以通過調節氣缸的上下位置,從而對工件增加壓力,以提供一輔助驅動力,進而更好地驅動工件運行,提高送料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理工學院,未經南通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3676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