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纖維干燥尾氣余熱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31617.4 | 申請日: | 2015-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8068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25 |
| 發明(設計)人: | 陸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6B25/00 | 分類號: | F26B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5***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 干燥 尾氣 余熱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纖維干燥尾氣余熱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為中密度纖維板生產大國,近年來纖維板行業快速發展,中密度纖維板產業既是資源依賴型產業,同時也是能耗相對較高的產業,我國纖維板行業的技術水平和能耗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中小型生產企業能源利用率普遍較低,隨著能源供應形勢日趨緊張,能源價格進一步上漲,使得纖維板企業成本增加,競爭壓力加大,為了更好地完成國家節能減排的目標,節約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較先進的技術對企業進行節能改造,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纖維干燥節能是纖維板生產節能降耗的重要措施,在纖維板生產工藝中,余熱資源主要集中在纖維干燥管道排出的尾氣中,將這一部分余熱加以回收利用是纖維板生產節能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纖維干燥尾氣余熱回收裝置,能回收纖維干燥尾氣中的余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由冷端風機、溫度、濕度、壓力測試孔、換熱器、旋轉輪、第一電動蝶閥、閘板、加灰口、流速測量孔、第二電動蝶閥、螺旋加灰機、熱端風機、電加熱管、加濕器、工作臺、萬向滾輪、灰斗、凝結水排放口、流速測量孔、外殼、換熱器外殼和布袋除塵裝置組成,其特征是:冷端風機和換熱器外殼相連,換熱器外殼上有溫度、濕度、壓力測試孔、第一電動蝶閥、流速測量孔,換熱器外殼和換熱器、旋轉輪、電加熱管相連,工作臺下方有萬向滾輪,工作臺上固定有熱端風機、加濕器,加濕器和熱端風機相連,熱端風機用管道和換熱器外殼相連,其管道上有第二電動蝶閥、加灰口,螺旋加灰機和加灰口相連,加灰口上有閘板,換熱器外殼和凝結水排放口相連,換熱器外殼用管道和外殼相連,其管道上有流速測量孔,外殼內有布袋除塵裝置,布袋除塵裝置和灰斗相連。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說明書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冷端風機,2.溫度、濕度、壓力測試孔,3.換熱器,4.旋轉輪,5.第一電動蝶閥,6.閘板,7.加灰口,8.流速測量孔,9.第二電動蝶閥,10.螺旋加灰機,11.熱端風機,12.電加熱管,13.加濕器,14.工作臺,15.萬向滾輪,16.灰斗,17.凝結水排放口,18.流速測量孔,19.外殼,20.換熱器外殼,21.布袋除塵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在說明書附圖中,冷端風機(1)和換熱器外殼(20)相連,換熱器外殼(20)上有溫度、濕度、壓力測試孔(2)、第一電動蝶閥(5)、流速測量孔(8),換熱器外殼(20)分別和換熱器(3)、旋轉輪(4)、電加熱管(12)相連,工作臺(14)下方有萬向滾輪(15),工作臺(14)上固定有熱端風機(11)、加濕器(13),加濕器(13)和熱端風機(11)相連,熱端風機(11)用管道和換熱器外殼(20)相連,其管道上有第二電動蝶閥(9)、加灰口(7),螺旋加灰機(10)和加灰口(7)相連,加灰口(7)上有閘板(6),換熱器外殼(20)和凝結水排放口(17)相連,換熱器外殼(20)用管道和外殼(19)相連,其管道上有流速測量孔(18),外殼(19)內有布袋除塵裝置(21),布袋除塵裝置(21)和灰斗(16)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換熱器工作時,冷熱空氣在風機帶動下分別流經換熱器的冷凝段和蒸發段發生熱量交換,熱端風機輸出的空氣被電加熱器加熱并達到設定的工作溫度后流經換熱器下半部,加熱并啟動熱管,熱管內部工質在蒸發端受熱沸騰,工質蒸汽向熱管冷凝端流動,在熱管上半部,工質蒸汽冷凝放熱并通過熱管冷凝段翅片加熱冷端空氣,蒸氣冷凝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管壁流向熱管下半部蒸發端,如此循環完成冷熱空氣的換熱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師范學院,未經鹽城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3161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