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31034.1 | 申請日: | 2015-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947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曾永平;巫承洲;吳豐昌;鮑戀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10 | 分類號: | G01N1/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英強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體 表層 污染物 采集 裝置 | ||
1.一種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包括裝置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主體包括:
若干個沿垂直方向設置的采集單元;
浮于水面的浮力單元,所述浮力單元使數個采集單元裸露于大氣中從而形成大氣采集部分,其余的采集單元浸于水體內從而形成水體采集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氣采集部分中相鄰采集單元的間距均大于氣—水界面至大氣中任一采集單元間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體采集部分中相鄰采集單元的間距均大于氣—水界面至水體中任一采集單元間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氣采集部分的采集單元數量不少于3個,所述水體采集部分的采集單元數量不少于3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氣采集部分外部覆蓋有防水遮光單元。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遮光單元包括位于大氣采集部分上方的蓋板以及圍繞大氣采集部分四周的側板,所述側板上設有透氣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單元包括吸附相、設置在所述吸附相兩側的濾膜以及覆蓋濾膜的夾板。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相為聚乙烯吸附膜,所述濾膜為玻璃纖維濾膜。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的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主體包括支撐桿,所述支撐桿連接采集單元端部,從而將各采集單元串連成柱狀。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體微表層污染物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單元包括與采集單元相對固定的多個浮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3103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體底泥采樣器
- 下一篇:一種固體催化劑的取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