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頭枕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26594.8 | 申請日: | 2015-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616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姜學麒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學麒 |
| 主分類號: | A47G9/10 | 分類號: | A47G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頭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穩固的支撐頸部與頭部的頭枕。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坐在椅子上休息時,尤其是在飛機上的長途旅程,常因座椅的椅背上并無支撐頭部的設計,故睡著時頭部常會左搖右晃的,導致無法安穩的休息,為使坐在椅子上休息時較為舒適,市面上遂有用來支撐頭部的頭枕,請參閱第一圖所示,一般的頭枕1主要設呈U形,其斷面呈近似圓形,于其前方設有一可供頸部套入的開口10,而使用時(如圖2所示),將該頭枕1由開口10套設于使用者的頸部上,憑借頭枕1來支撐頸部,然,現有頭枕1雖可局部支撐住頸部,但其頭部的后方及臉部的左右方并無法穩定的支撐住,故頭部仍會后仰而導致頸部酸痛,且左右部位亦無法穩定撐持,頭部仍有左、右晃動的虞,故現有的頭枕1在使用時,其支撐效果仍無法完全的解決頭部晃動的不適感。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現有頭枕在使用上所存在的缺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的頭枕,設有一頭枕,該頭枕的底面設為平面,該頭枕的前部設有一套口,該頭枕的兩側相對設有呈弧曲狀的側靠部,該兩相對設置的側靠部的頂部為由內向外呈漸縮狀的弧曲面,該頭枕的中間部位設有一向該套口凸設的頭靠部,該頭靠部之內側面設呈向內凹弧的頸靠凹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其整體結構符合人工學,可穩定的將頭部與頸部予以支撐住,使頭部不會產生晃動,使用時具有更佳的支撐效果及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現有頭枕的立體圖;
圖2所示為現有頭枕的使用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視圖;
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頭枕;10-開口;2-頭枕;20-套口;21-側靠部;210-弧曲面;22-頭靠部;220-頸靠凹面。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為達上述的使用目的與功效,所采用的技術手段,茲舉出較佳可行的實施例,并配合附圖所示,詳述如下: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圖3至圖6所示,主要設有一頭枕2,該頭枕2的底面設為平面,該頭枕2的前部設有一套口20,該頭枕2的兩側相對設有符合人體工學呈弧曲狀的側靠部21,該兩相對設置的側靠部21的頂部設呈由內向外呈漸縮狀的弧曲面210,該頭枕2的中間部位設有一向該套口20凸設的頭靠部22,該頭靠部22的內側面設呈向內凹弧的頸靠凹面220,如此,即為一頭枕結構。
使用時,如圖6所示,將頭枕2由套口20套設于頸部上,使頭枕2兩側的側靠部21得以支撐使用者的頸部,而兩側靠部21上的弧曲面210得以支撐使用者的兩側臉頰,而使用者的后頸部則可以服貼的靠持于頭靠部22的頸靠凹面220上,其頭部的后腦杓則可靠持于頭靠部22上,如此,憑借兩側靠部21及頭靠部22的三部位支撐,可穩定的將使用者的頸部及頭部予以撐持住;本實用新型其整體結構符合人工學,可穩定的將頭部與頸部予以支撐住,使頭部不會產生晃動,使用時具有更佳的支撐效果及舒適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已達到所預期的使用目的與功效,且更較現有者為的理想、實用,只是,上述實施例僅針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具體說明而已,此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申請專利范圍,舉凡其它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手段下所完成的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含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申請專利保護的范圍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學麒,未經姜學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2659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