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大式建筑鋼木組合斗拱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26412.7 | 申請日: | 2015-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903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邵志剛;林海龍;顧峰;周文赟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獅山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7/00 | 分類號: | E04B7/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鋒 |
| 地址: | 21515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 組合 斗拱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支撐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斗拱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大式建筑鋼木組合斗拱結構。
背景技術
中國古建筑以獨特的結構體系、精湛的工藝技術以及優美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使得它就像一枚旗幟屹立于建筑叢林之中。然而現代仿古建筑基本為砼木組合結構體系,由于剛性構件(砼)和柔性構件(木材)的性能差異,具體破壞形式、連接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原以榫卯連接為主的檐部木構件如斗三升拱(泥道拱)、斗六升拱(慢拱)、十字拱(華拱)、令拱、風頭昂、云頭、隨檁枋、挑檐桁、檐椽等如何與砼結構牢固的連接在一起是我們值得研究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大式建筑鋼木組合斗拱結構,能夠有效解決砼柱與各木構件無法連接的難題,同時能夠避免榫卯的破壞、脫落,增強了抗震性能,具有施工工藝簡單,成本低的特點,延長了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大式建筑鋼木組合斗拱結構,包括砼柱、檐部和椽部,所述砼柱上固定有鋼梁,所述鋼梁由水平部和斜向部組成,所述水平部上間隔設有反吊螺桿,所述檐部設有螺桿通孔,所述反吊螺桿穿過螺桿通孔與檐部連接固定,所述椽部與斜向部固定。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砼柱設有預埋件,所述鋼梁與砼柱通過預埋件連接固定。
進一步技術方案,所述鋼梁的水平部與斜向部所成夾角為26.5度。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砼柱上增設鋼梁,能夠有效解決砼柱與各木構件無法連接的難題,同時增強了節點的剛性,提高了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鋼梁的水平部設置反吊螺桿,將檐部與鋼梁固定連接,在有效銜接的同時又避免了榫卯的破壞、脫落,增強了抗震性能。
3.本實用新型施工工藝簡單,成本較低,在有效延長了建筑物的使用壽命的同時,減少了建筑使用時的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中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砼柱;2、檐部;3、椽部;4、水平部;5、斜向部;6、反吊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參見圖1所示,一種大式建筑鋼木組合斗拱結構,包括砼柱1、檐部2和椽部3,所述砼柱上固定有鋼梁,所述鋼梁由水平部4和斜向部5組成,所述水平部上間隔設有反吊螺桿6,所述檐部設有螺桿通孔,所述反吊螺桿穿過螺桿通孔與檐部連接固定,所述椽部與斜向部固定。
本實施例中,所述砼柱設有預埋件,所述鋼梁與砼柱通過預埋件連接固定。
所述鋼梁的水平部與斜向部所成夾角為26.5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獅山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獅山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264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