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建筑垃圾處理水洗單元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26410.8 | 申請日: | 2015-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2018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何永全;張興慶;翁以泓;楊常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環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B9/06 | 分類號: | B03B9/06;B03B5/5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倫辰 |
| 地址: | 401121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垃圾處理 水洗 單元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垃圾處理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垃圾處理水洗單元結構。
背景技術
建筑垃圾是指建設、施工單位或個人對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進行建設、鋪設或拆除、修繕過程中所產生的渣土、棄土、棄料、余泥及其他廢棄物。通常情況下,建筑垃圾是以破碎廢磚為主,夾雜部分鋼筋鐵塊以及廢棄木塊。
隨著現代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越來越多,建筑垃圾一般常見的處理方式為運送到垃圾場填埋,來不及運送或者垃圾場處理不下的就只能露天堆積,導致占據土地面積且造成污染。使得建筑垃圾一度被認為是城市發展中的負擔,有很多城市均有過垃圾圍城的局面,不但污染環境,而且給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巨大困擾。
以前建筑用磚,多數均為挖掘粘土燒制而成,造成土壤沙化,隨著土地保護政策的加強和引導,現有制磚技術均需要考慮其他方式的原料來源。故申請人想到建筑垃圾自身大部分成分為破碎廢磚,如果能夠回收再生作為原料用于制磚,則既可以很好地解決建筑垃圾廢物堆積難以處理的問題,又能夠解決制磚原料限制的問題。變廢為寶,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申請人考慮設計了一種建筑垃圾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銜接的給料單元,破碎篩分單元和二級篩分單元;所述給料單元包括原料倉和與原料倉銜接的顎式破碎機;所述破碎篩分單元包括一個反擊式破碎機、和反擊式破碎機出料端銜接的風選機,和風選機出料端銜接的振動篩A,所述二級篩分單元包括一個和振動篩A的振動篩底板A下端出口處銜接的水洗單元,水洗單元出料端銜接有一個振動篩B。這樣,該建筑垃圾處理系統能夠將建筑垃圾回收處理后,能夠得到不同粒徑的建筑垃圾顆粒以用于制磚再利用。
但其中,設置水洗單元結構時,需要考慮怎樣采用簡單的結構實現對泥土的水洗以及對輕質物質的去除,提高水洗處理效率并節約用水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對泥土的水洗以及對輕質物質的去除,提高水洗處理效率并節約用水的建筑垃圾處理水洗單元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垃圾處理水洗單元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單元,包括一個斜向設置的螺旋洗砂機,螺旋洗砂機下半段浸泡設置在一個洗砂池中,洗砂池一側上端設置有溢流口,洗砂池下端設置有出水管道,所述螺旋洗砂機下端位于洗砂池中的進料口通過中轉皮帶和破碎篩分單元中振動篩A的振動篩底板A下端出口銜接,螺旋洗砂機上端下方的出料口和所述振動篩B銜接。
這樣,處理時,垃圾顆粒進入到水洗單元后,在洗砂池中進行水洗,使其中泥土部分被水帶走,木屑等輕質物體漂浮于水面并在溢流口處流出收集處理,水洗干凈后的垃圾顆粒隨螺旋洗砂機上升并出上端出料口帶出到振動篩B進行篩分。保證了振動篩B篩分得到的0-5mm以及5-8mm兩種粒徑范圍的垃圾顆粒成分均為建筑用磚垃圾顆粒,使其質量穩定可靠,提高后續制磚產品效果。
作為優化,所述出水管道連通到一個沉淀池的一端,沉淀池另一端通過回水水泵連接到洗砂池上方正對螺旋洗砂機下端進料口處。
這樣,洗砂池洗砂后的污水隨出水管道進入到沉淀池沉淀后,回收抽取到洗砂池進行使用。可以實現水洗單元的循環用水,節約水成本。
進一步地,所述沉淀池中豎向設置有縱橫交錯的隔板,隔板將沉淀池下半部隔離出多個沉砂空間。這樣,能夠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
作為優化,所述螺旋洗砂機包括一個具有槽形內腔的機筒,機筒內設置有提升用的螺旋軸,螺旋軸上端穿出機筒和固定設置于機筒上端外的提升電機連接,機筒下端設置有敞開式的進料口,機筒上均勻分布設置有漏水孔。
這樣,采用螺旋洗砂機進行洗砂和提升,具有結構簡單,控制方便,效率優良等特點。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能夠實現對泥土的水洗以及對輕質物質的去除,提高水洗處理效率并節約用水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建筑垃圾處理系統的布局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給料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圖1中粉塵收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具體實施時,另一種水洗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單獨鏈鉤式洗砂機和洗砂池部分放大后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環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環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264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