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把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23597.6 | 申請日: | 2015-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133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0-21 |
| 發明(設計)人: | 魏寧馨;楊孟儒 | 申請(專利權)人: | 亞思納國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21/26 | 分類號: | B62K2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張雅軍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把套,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車輛手把的手把套。
背景技術
現有的機車或腳踏車都會有兩個能供使用者握持的手把。每一個手把是由一個圓柱狀的柱體,以及一個套設在該柱體外側的手把套構成。所述手把套的外表面分別為圓弧面并具有紋路,故能供握持并能止滑。然而在手指彎曲時仔細觀察,食指、拇指及掌心所界定出來的內面雖然概呈圓弧面,但終究和圓弧面有別。舉例來說,食指即能分為彎折的三段,拇指也能分為彎折的兩段,而掌心也能分為連接拇指的一段與連接食指的另一段。手掌不同部位的不同區段間,會分別形成一個非圓弧的彎折交界。也正因為所述彎折交界的存在,手把套外表面與手掌內面的貼合程度,還有待改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把套,有更佳的人體工學設計,在被使用者握持時,能良好地服貼在手掌內面。
本實用新型手把套,適于套設在一個柱體上,并包含一個供該柱體穿設的穿設空間,該手把套包含七個長條部,彼此彎折地連接,并相配合圍繞界定出該穿設空間。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把套,所述長條部能分為一個第一長條部、一個與該第一長條部相間隔的第三長條部、一個連接于該第一長條部與該第三長條部間的第二長條部、一個連接該第三長條部的第四長條部、一個與該第四長條部及該第一長條部相間隔的第六長條部、一個連接于該第四長條部與該第六長條部間的第五長條部,以及一個連接于該第六長條部及該第一長條部間的第七長條部,該第一長條部的厚度最厚。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把套,每一個長條部具有彼此內外間隔的一個內表面與一個外表面,所述內表面分別為弧面并相配合界定出剖面呈圓形的該穿設空間,所述外表面分別為平面并能供使用者握持。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把套,定義一條通過該穿設空間圓心的中心軸線,每一個長條部具有兩個延伸會通過該中心軸線并與相鄰的兩個長條部連接的側面,所述側面相配合定義出一個對應該第一長條部且呈58度的第一圓心角、一個對應該第二長條部且呈61度的第二圓心角、一個對應該第三長條部且呈45度的第三圓心角、一個對應該第四長條部且呈45度的第四圓心角、一個對應該第五長條部且呈45度的第五圓心角、一個對應該第六長條部且呈45度的第六圓心角,以及一個對應該第七長條部且呈61度的第七圓心角。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把套,該第一長條部的厚度為4.87~5.27m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把套,該第二長條部、該第三長條部、該第四長條部、該第五長條部、該第六長條部及該第七長條部的厚度為3.05~3.45m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把套,該第二長條部的外表面與該第六長條部的外表面平行,該第三長條部的外表面與該第七長條部的外表面平行。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把套,該第二長條部的外表面與該第六長條部的外表面間的距離,以及該第三長條部的外表面與該第七長條部的外表面間的距離分別為26.4~26.8m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把套,該第二長條部的外表面與該第一長條部的外表面相配合界定出一個第一邊界,該第一邊界與該第五長條部的外表面的距離為29.0~29.4m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把套,該第四長條部的外表面與該第五長條部的外表面界定出一個第二邊界,該第二邊界對該第一長條部的外表面的距離為29.4~29.8mm。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手把套,該第七長條部的外表面與該第一長條部的外表面相配合界定出一個第三邊界,該第三邊界與該第四長條部的外表面的距離為29.0~29.4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人體工學設計出七個長條部,所述長條部彼此彎折連接的造型符合人體構造,故能達成良好地服貼在手掌內面之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手把套的一個實施例的一個前視圖;
圖2是該實施例的一個立體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一個使用示意圖;
圖4是該實施例的一個右側視圖;及
圖5是該實施例的另一個右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亞思納國際有限公司,未經亞思納國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235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船舶舷窗的除霜裝置
- 下一篇:快速折疊式電動滑板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