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底板的泄水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22518.X | 申請日: | 2015-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264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彥偉;張興谷;孫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1/02 | 分類號: | 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 |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底板 泄水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建筑工程的底板的泄水構造。
背景技術
底板的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方法不當或工藝不合理,導致地下室的底板滲漏的現象常有發生。因此,底板防水施工時施工質量是關鍵。底板澆注前,底板處于工程的最低位,地下水壓力自然較大,底板下地表水均匯聚在墊層以下,如不采取有效處理措施,在防水保護層施工完成至底板混凝土澆筑前期間,地下水壓力過大將破壞墊層、防水及防水保護層,導致防水功能失效,后續無法施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底板的泄水構造,要解決底板施工前如何降低墊層下水壓力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底板的泄水構造,包括混凝土墊層、下層防水附加層、上層防水層、上層防水附加層、防水保護層和泄水裝置,所述泄水裝置包括中心開有孔洞的抗傾覆板、底端與該孔洞焊接固定并且頂端高于防水保護層的泄水口、底部插入泄水口的吸水管和用于封堵泄水口頂端的泄水閥;所述泄水口為柱狀鋼管,所述泄水口設有內螺紋,所述泄水閥設有與內螺紋相適應的外螺紋。所述抗傾覆板設置在下層防水附加層與上層防水附加層之間,所述下層防水附加層、上層防水附加層和上層防水層自抗傾覆板的四周經上表面向泄水口聚攏鋪設,下層防水附加層沿泄水口的內壁上卷,上層防水附加層沿泄水口外壁表面向上延伸,外壁延伸直至高于防水保護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當地基土質透水性差、地下水降水困難時,本實用新型能及時將滲到混凝土墊層與防水層之間的積水排除。降低地下水對混凝土墊層及防水層向上的水壓力,起到了保護防水層及樁頭等薄弱處免遭破壞而漏水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采用在混凝土墊層上設置泄水裝置,再鋪設防水層的設計方案,既可滿足混凝土墊層上滲透出水的匯集,又能滿足混凝土墊層上滲透出水的排放,利于底板的混凝土澆筑,及防水保護層的成品保護,具有施工簡單、除排水效果好的優點,且大幅降低了底板滲漏的概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底板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安置示意圖。
附圖標記:1-抗傾覆板、2-泄水口、3-泄水閥、4-混凝土墊層、5-上層防水附加層、6-上層防水層、7-防水保護層、8-吸水管、9-下層防水附加層。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圖3所示,這種底板的泄水構造,包括混凝土墊層4、下層防水附加層9、上層防水附加層5、上層防水層6、防水保護層7和泄水裝置,所述泄水裝置包括中心開有孔洞的抗傾覆板1、底端與該孔洞焊接固定并且頂端高于防水保護層7的泄水口2、底部插入泄水口2的吸水管8和用于封堵泄水口2頂端的泄水閥3;所述泄水口2為柱狀鋼管,所述泄水口2設有內螺紋,所述泄水閥3設有與內螺紋相適應的外螺紋;所述抗傾覆板1設置在上層防水附加層5與下層防水附加層9之間。
所述下層防水附加層9、上層防水附加層5和上層防水層6自抗傾覆板1的四周經上表面向泄水口2聚攏鋪設,下層防水附加層9、上層防水附加層5并沿泄水口2的內壁、外壁表面向上延伸,外壁延伸直至高于防水保護層7。
參見圖3所示泄水閥安置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步驟如下:
步驟1:首先按預先制定的施工方案,在承臺底部定位、放線,確定泄水裝置位置;
步驟2:在承臺底部澆筑混凝土墊層4:
步驟3:混凝土墊層4澆筑時,混凝土墊層4表面按照泄水裝置位置進行2%找坡,找坡方向最低處為泄水裝置位置;
步驟4:待混凝土墊層4的強度達到要求后,在混凝土墊層4最低處精確放線,放出350mm×350mm方格線(抗傾覆板尺寸),確定泄水裝置位置;
步驟5:安放泄水裝置(預先將下層防水附加層與泄水裝置通過熱熔粘結,下層防水附加層并延泄水口內壁表面向上延伸。);
步驟6:泄水裝置安放完畢后,進行防水施工。按著防水規范要求鋪貼上層防水附加層5、上層防水層6,將泄水口2包裹,下層防水附加層9與混凝土墊層4接觸部位空鋪,再在防水附加層5上大面積空鋪上層防水層6,在泄水閥位置將卷材剪出φ50圓孔,使泄水口2穿過上層防水層6,澆筑混凝土保護層7;
步驟7:后續承臺鋼筋綁扎等施工過程中,在泄水口內安置吸水管8。使通過墊層滲透到下層防水附加層9下的地下水,隨著混凝土墊層4找坡,匯集于泄水口處,并通過吸水管排出;
步驟8:鋼筋綁扎完成后,用泄水閥3與泄水口2通過螺紋擰緊進行封堵,澆筑混凝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2251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