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負載變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21782.1 | 申請日: | 2015-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334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05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忠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忠勇 |
| 主分類號: | F16H35/00 | 分類號: | F16H35/00;F16H1/32;F16C19/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南鋒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羅曉聰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園市桃***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負載 變速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傳動裝置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可大幅度降低動力來源功率的負載變速裝置,該負載變速裝置結構簡單,且在額定負載時為高速低扭力運行,當負載大于等于額定負載時,其自動轉換為低速高扭力運行。
背景技術:
變速裝置作為一種改變扭矩和轉速的傳動裝置,廣泛應用于各種機械設備中,是工業生產、交通運輸、醫療保健、新能源利用等領域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現有變速裝置一般包括動力輸入部分、變速部分及動力輸出部分,該現有的變速裝置存在結構復雜,且不能降低動力來源功率的缺陷,有鑒于此,本發明人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負載變速裝置,該負載變速裝置結構簡單,且在額定負載時為高速低扭力運行,當負載大于等于額定負載時,其自動轉換為低速高扭力運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該負載變速裝置包括:一單向軸承,該單向軸承內設有內齒環;一行星盤減速結構,其設置于內齒環中,且該行星盤減速結構中的動力輸出軸凸伸出該內齒環外側;一電磁裝置,其與行星盤減速結構形成固定裝配;一動力輸入軸結構,其包括一電磁鐵盤及穿設于電磁鐵盤中的動力輸入軸,該動力輸入軸的輸入端凸伸出電磁鐵盤相對動力輸出軸的另一端,該動力輸入軸的驅動端設置有一太陽齒輪,該太陽齒輪與行星盤減速結構嚙合連接;所述電磁裝置及電磁鐵盤之間通過磁力吸附固定。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電磁裝置呈圓盤狀,于其外緣設置有復數均勻分布的第一磁鐵,相鄰兩第一磁鐵的極性相反;所述電磁鐵盤于其外緣設置有復數均勻分布的第二磁鐵,相鄰兩第二磁鐵的極性相反,且該電磁鐵盤和電磁裝置相對應的第二、第一磁鐵的極性相反。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電磁裝置于其外緣設置有復數均勻分布的第一嵌位槽,所述第一磁鐵固定鑲嵌于該第一嵌位槽中。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電磁鐵盤于其外緣設置有復數均勻分布的第二嵌位槽,所述第二磁鐵固定鑲嵌于該第二嵌位槽中。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行星盤減速結構包括:一行星盤、設置于行星盤兩側的第一行星齒輪組、第二行星齒輪組以及動力輸出盤,所述的動力輸出軸設置于動力輸出盤相對行星盤另一側;該第一行星齒輪組位于行星盤與動力輸出盤之間,該第二行星齒輪組位于行星盤與電磁裝置之間,且第一、第二行星齒輪組均與所述內齒環嚙合。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動力輸入軸中驅動端的太陽齒輪與所述第二行星齒輪組嚙合。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電磁裝置收納于所述內齒環內,且該電磁裝置外邊緣分別與內齒環之間形成有間隙;所述電磁鐵盤位于該內齒環外側。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單向軸承包括軸承內環、軸承外環以及設置于軸承內環和軸承外環之間的滾動體,所述內齒環設置于該軸承內環中。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運用于沖壓設備、油壓泵與馬達之間加裝,通過本實用新型便可大幅度降低動力來源功率,實現在額定負載時為高速低扭力運行,當負載大于等于額定負載時,其自動轉換為低速高扭力運行的目的,以此降低設備成本亦可節省運行成本,達到節能環保之要求,又可提高工作效率及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動力輸入軸結構的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見圖1-3所示,為一種負載變速裝置的具體結構,該負載變速裝置包括:一單向軸承1、安裝于單向軸承1內的內齒環2以及設置于內齒環2中的行星盤減速結構3、電磁裝置4及動力輸入軸結構5,其中,所述的電磁裝置4與行星盤減速結構3形成固定裝配。
所述的單向軸承1包括軸承內環11、軸承外環以及設置于軸承內環11和軸承外環(圖未視)之間的滾動體,所述內齒環2設置于該軸承內環11中,也就是說,內齒環2與軸承外環之間是不連動的。
所述的行星盤減速結構3設置于內齒環2中,且該行星盤減速結構3中的動力輸出軸301凸伸出該內齒環2外側;具體而言,所述行星盤減速結構3包括:一行星盤31、設置于行星盤31兩側的第一行星齒輪組32、第二行星齒輪組33以及動力輸出盤34,所述的動力輸出軸301設置于動力輸出盤34相對行星盤31另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忠勇,未經黃忠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217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珩磨進給機構
- 下一篇:一種雙向制動棘輪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