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回轉窯窯尾余熱收集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211779.1 | 申請日: | 2015-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140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曾桓海;張偉文;傅漢雄;李勝運;楊龍壽;楊苑 | 申請(專利權)人: | 梅縣梅雁旋窯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qū)海心聯(lián)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羅振國 |
| 地址: | 514759 廣東省梅州市梅***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轉 窯窯尾 余熱 收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回轉窯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回轉窯窯尾余熱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在的水泥鍛燒設備主要以回轉窯為主。由于回轉窯筒體為鋼板焊接而成,為了延長筒體壽命要求回轉窯工作過程中筒體表面溫度不能太高。在現(xiàn)階段普通的回轉窯生產(chǎn)中,回轉窯冷端筒體表面溫度一般在1200C-1500C,熱端筒體表面溫度在2000C-3000C。回轉窯現(xiàn)有的鍛燒技術中,一般通過吹風冷卻的方法來冷卻筒體,以延長筒體壽命。由于筒體外表面溫度受外界因素影響也比較大,降溫程度不好控制,造成鍛燒熱量大量散失。現(xiàn)有的技術條件造成了回轉窯筒體輻射余熱與鍛燒熱量的散失,而且還要消耗電能對回轉窯筒體表面進行降溫處理,如中國專利“200820056480.3”一種回轉窯環(huán)形余熱收集器,由環(huán)形水箱、進水管、出水管、熱交換器和水泵組成。環(huán)形余熱收集器被于回轉窯筒體外部,通過支架固定于地面。環(huán)形水箱、熱交換器和水泵通過連接管道串聯(lián)成閉合循環(huán)回路。雖然回轉窯工作過程中輻射余熱得到回收利用,減少了的回轉窯外加降溫附屬裝置,降低回轉窯能耗,但成本較高,不利于回轉窯窯尾余熱收集的理念。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回轉窯窯尾余熱收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回轉窯窯尾余熱收集裝置,包括回轉窯、料倉和進料口,所述進料口通過管道與第一分離器連接,所述第一分離器通過管道與第二分離器相連接,所述第二分離器上部還設有防爆閥,所述第二分離器下部設有料倉,所述料倉下部與回轉窯相連,所述回轉窯底部通過管道連接有冷卻機,所述回轉窯端部設有鼓風機,且所述鼓風機還通過管道與第二分離器連接,所述回轉窯末端設有收塵室,所述收塵室上部設有進料料倉,所述進料料倉與收塵室之間還設有電動卸料器,所述收塵室左側設有預熱鍋爐,所述預熱鍋爐通過管道與引風機連接,所述引風機通過管道與高溫收集袋的入氣管連接,所述高溫收集袋內部設置有一個具有通孔的隔板,所述隔板將高溫收集袋分為排氣區(qū)域和收集區(qū)域,所述收集區(qū)域設置有收集袋,所述排氣區(qū)域設置有與壓板之間呈封閉狀的彈性筒體,所述彈性筒體設置有連通彈性筒體內外側的通氣管道,所述壓板套接在固定桿中,所述固定桿上套接有彈簧,所述高溫收集袋右側上部還開設有出氣管。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分離器下部還開設有與進料口相連的回料管。
優(yōu)選的,所述回轉窯還通過熱風管與進料口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收塵室與引風機之間還設有斗式提升機。
優(yōu)選的,所述壓板中固定桿的穿行部位設置有密封圈。
優(yōu)選的,所述冷卻機下部還設有成品料箱。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回轉窯窯尾余熱收集裝置,將傳統(tǒng)的氣缸結構改進成壓板和彈性筒體相配合的結構,在收集區(qū)域存在氣壓的情況下,頂升壓板從而彈性筒體充分打開,繼而通過通氣管道實現(xiàn)氣流的通行,并將排氣區(qū)域中的氣體通過出氣管排出至窯尾風機中。在收集區(qū)域氣壓消失后,在壓板的重力作用下,重新將彈性筒體“壓扁”,從而實現(xiàn)對通氣管道的關閉,進而隔絕收集區(qū)域和排氣區(qū)域,彈性筒體的打開和關閉隨氣壓而定,加工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高溫收集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回轉窯、2料倉、3第二分離器、4防爆閥、5熱風管、6第一分離器、7回料管、8進料口、9鼓風機、10冷卻機、11成品料箱、12進料料倉、13電動卸料器、14斗式提升機、15引風機、16高溫收集袋、17收塵室、18預熱鍋爐、19入氣管、20隔板、21收集袋、22出氣管、23壓板、24彈簧、25固定桿、26密封圈、27彈性筒體、28通氣管道、29排氣區(qū)域、30收集區(qū)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梅縣梅雁旋窯水泥有限公司,未經(jīng)梅縣梅雁旋窯水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117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