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凝土分體組合式光伏瓦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08378.0 | 申請日: | 2015-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268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湯衛平;于浩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湯衛平 |
| 主分類號: | E04D13/18 | 分類號: | E04D13/18;E04D1/16;H02S20/25;H02S40/3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尹麗 |
| 地址: | 213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土 分體 組合式 光伏瓦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房屋用瓦體,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發電功能的光伏瓦,它是屋面光伏發電系統中的最小發電單元。
背景技術:
隨著光伏發電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人們對光伏發電的認可度逐步提高,光伏發電將逐步惠及普通百姓,國務院于2013年7月4日出臺了《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24號文),國家發改委在發改價格[2013]1638號中進一步明確了光伏發電的補貼價格,鼓勵業主推廣屋面光伏發電,它對我國調整能源結構,推進光伏能源生產和消費,促進光伏發電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逐步推進,人們對電力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能源短缺將日趨嚴重,如何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是世界性難題。光伏發電為人們的電力需求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隨著太陽能發電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制造成本的降低,人們對太陽能屋面發電系統的認可不斷提高,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具有的優勢,人們開始考慮如何使太陽能發電與建筑一體化,使原本僅具有遮陽、擋雨以及防風功能的屋頂瓦片與太陽能組件組件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屋面資源,使屋面成為一個太陽能發電站,為居民提供自備的電力能源。
本申請人在專利201420765689.2中公開了一種太陽能光伏瓦,包括瓦體和光伏組件以及組合方法,光伏組件固定安裝在瓦體的向陽面上,在瓦體的向陽面上設有安裝光伏組件的內凹區,在內凹區內設有外粘膠槽、內粘膠槽、接線盒避讓孔和排水槽。達到瓦體與光伏組件一體化而形成的太陽能光伏瓦,在瓦體上開設了多條粘膠槽和一個接線盒避讓孔,接線盒穿過接線盒避讓孔,組件面板通過硅膠黏貼固定在瓦體的向陽面上。由于用硅膠粘固組件面板,硅膠凝固時間長,因此太陽能光伏瓦的制作周期長,生產效率不高。同時,由于接線盒避讓孔是通孔,太陽能光伏瓦在露天環境中使用,硅膠在日曬雨淋高低溫交替的環境下長期使用,硅膠與瓦體的粘接密封性能變差,當光伏組件與瓦體之間產生脫膠時,兩者之間必然產生滲水縫隙,嚴重影響屋面的防雨性能,直接影響到房屋的正常使用,使光伏瓦失去了防風擋雨的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同時,這種結構的光伏瓦的制造、運輸、維護成本高,制造時,瓦體需要開通孔和若干膠槽,光伏組件與瓦體之間的固定需要大量的硅膠粘接,制造成本高;運輸時,這種光伏瓦體必須將光伏組件和瓦體預先粘接固化然后分別包裝、運輸至使用地,在運輸過程中由于車輛的顛覆,會導致瓦體或光伏組件意外撞擊破損,裝卸、運輸過程中的破損率較高,所以運輸成本高;這種光伏瓦只要其中有一個零件損壞就必須整體更換,沒有損壞的部件不能再利用,嚴重影響房屋的使用,增加了維護更換成本,這種光伏瓦的瓦體與光伏組件無法現場組裝。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光伏瓦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凝土分體組合式光伏瓦以及更合理的連接組合方法,它在不改變瓦體基座的傳統防風擋雨功能的前提下,實現了與光伏組件的分體組裝,既簡化了光伏瓦的結構,又縮小了光伏瓦的生產制作周期,極大地降低了光伏瓦在生產、運輸、安裝過程中因意外產生的破損率,降低了實施成本,并徹底杜絕了光伏組件與瓦體連接不緊密而可能產生的漏水隱患。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混凝土分體組合式光伏瓦,包括瓦體和光伏組件,光伏組件固定安裝在瓦體的向陽面上,在瓦體的向陽面上設有安裝光伏組件的內凹區,內凹區的深度與光伏組件的厚度相當,其特征是:在瓦體的內凹區內設有底部密封的接線盒容腔,在接線盒容腔上端設有底部密封的卡線槽,卡線槽與接線盒容腔相通,光伏組件安裝在瓦體的內凹區中,光伏組件背面上邊與瓦體內凹區底面之間通過硅膠密封連接,光伏組件的下邊由瓦體內凹區的下端邊限位,光伏組件的電源線卡裝在卡線槽內。
進一步,接線盒容腔沿縱向分布,在接線盒容腔的下端設有底部密封的散熱槽,散熱槽延伸至瓦體內凹區的下端邊。
進一步,光伏組件通過頂端壓片和底部壓片壓固在瓦體的向陽面上。
更進一步,頂端壓片設置在卡線槽的開口端上方,底部壓片設置在瓦體的下沿邊上,頂端壓片的一端壓在瓦體的上沿邊上,另一端壓在光伏組件的外露面上,頂端壓片壓覆光伏組件的電源線,底部壓片的一端壓在瓦體的下沿邊上,另一端壓在光伏組件的外露面上。
更進一步,頂端壓片設置在卡線槽的開口端上方,兩塊底部壓片間隔的設置在瓦體的下沿邊上,頂端壓片的一端壓在瓦體的上沿邊上,另一端壓在光伏組件的外露面上,頂端壓片壓覆光伏組件的電源線,底部壓片的一端壓在瓦體的下沿邊上,另一端壓在光伏組件的外露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湯衛平,未經湯衛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0837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Y型支撐的大跨度懸挑雨棚
- 下一篇:一種斷橋鋁采光天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