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伸縮針灸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08077.8 | 申請日: | 2015-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628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少華;鐘立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少華;鐘立德 |
| 主分類號: | A61H39/08 | 分類號: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尹懷勤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萬華區***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伸縮 針灸 結構 | ||
技朮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尤其特別是指一種用于按摩方面的可伸縮針灸器結構。
背景技朮
眾所周知,傳統針灸是采用針尖穿刺穴道以達到治療、保健的作用。在保健過程中,需要使用到尖針等針具。該針具需要經常消毒才能使用,此種方式雖然能夠同時按摩多個穴位,但是在使用時給使用者帶來極其使用不方便。隨后出現一種針灸器,該針灸器包括針灸主體,安裝于針灸主體內部的兩個按摩柱。現有技術中針灸器與針灸器之間的連接的數據線。由于大部分該數據線都是采用彈簧線或線圈的方式實現長度定位調制。此類數據線可以在上下方向的伸縮,但不能自行左右兩端拉伸。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自行左右兩端拉伸調節長度定位的可伸縮針灸器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一種可伸縮針灸器結構,其包括多個針灸器主體,所述針灸器主體與針灸器主體之間設置有可自行左右兩端伸拉的分離式的彈簧旋轉裝置;該彈簧旋轉裝置包括底殼,安裝底殼內部的旋轉盤,安裝于旋轉盤上的可伸縮的拉伸帶,安裝于底殼上面的上蓋。
依據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底殼包括圓板,設置于圓板中央位置處的突柱,設置于圓板周圍的弧形卡扣板。
依據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旋轉盤包括圓環體,設置于圓環體四周的3個缺口槽,設置于圓環體四周的圓環突出板;該圓環突出板與圓環體內壁形成一個環形凹槽。
依據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的上蓋包括與底殼相互吻合的圓板,從該圓板四周邊緣延伸出用于收容拉伸帶的弧形凹槽。
依據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拉伸帶包括安置于旋轉盤上的弧形部,分別延伸于弧形部兩端的首端和尾端。
依據上述主要技術特征,所述的針灸器主體包括底座板,固定安裝在底座板上的PCB板,安裝于底座板外圍的蓋板殼,安裝于蓋板殼上面的上面板,安裝底座板上面的按摩按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因所述針灸器主體與針灸器主體之間設置有可自行左右兩端伸拉的分離式的彈簧旋轉裝置;該彈簧旋轉裝置包括底殼,安裝底殼內部的旋轉盤,安裝于旋轉盤上的可伸縮的拉伸帶,安裝于底殼上面的上蓋。使用時,將已將繞好的復數圈的拉伸帶置于底殼上,并通過旋轉盤以及上蓋固定于彈簧旋轉裝置內部,其所述拉伸帶的首端和尾端分別置于兩端。連接于拉伸帶的首端和尾端的針灸器主體,通過旋轉底殼旋轉位置,使得拉伸帶沿著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拉伸或移動即可,因此,達到實現自行左右兩端拉伸調節長度定位的功效。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可伸縮針灸器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考圖1所示,下面結合一種實施例說明一種可伸縮針灸器結構,其包括多個針灸器主體,設置于針灸器主體與針灸器主體之間彈簧旋轉裝置。該彈簧旋轉裝置包括底殼1,安裝底殼1內部的旋轉盤2,安裝于旋轉盤2上的可伸縮的拉伸帶3,安裝于底殼1上面的上蓋4。所述底殼1包括圓板,設置于圓板中央位置處的突柱,設置于圓板周圍的弧形卡扣板。所述旋轉盤2包括圓環體,設置于圓環體四周的3個缺口槽,設置于圓環體四周的圓環突出板;該圓環突出板與圓環體內壁形成一個環形凹槽。所述的上蓋4包括與底殼相互吻合的圓板,從該圓板四周邊緣延伸出用于收容拉伸帶的弧形凹槽。所述拉伸帶3包括安置于旋轉盤2上的弧形部,分別延伸于弧形部兩端的首端和尾端。
所述的針灸器主體包括底座板5,固定安裝在底座板5上的PCB板9,安裝于底座板5外圍的蓋板殼6,安裝于蓋板殼6上面的上面板7,安裝底座板5上面的按摩按鈕8。
PCB板6安裝在底座板5上面,蓋板殼6安裝底座板5上面,所述的上面板7安裝蓋板殼6上面,所述的按摩按鈕8安裝底座板5上面,而形成所述的針灸器主體。所述的旋轉盤2安裝底殼1內部,上蓋4安裝底殼1上面,所述的旋轉盤2被包裹于底殼1與上蓋4形成的收容空間內部,所述的拉伸帶3兩端置于彈簧旋轉裝置外圍的,并與針灸器主體連接的,在旋轉盤2內部有已繞好的復數圈的拉伸帶3。使用時,兩端的針灸器主體可以沿著彈簧旋轉裝置的前后或左右的方向拉伸,實現調節所述針灸器主體與針灸器主體之間的長度距離。在本實施例總,所述的前后方向的拉伸,也就是相當于現有技術中的上下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少華;鐘立德,未經王少華;鐘立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080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