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扭腰盤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200024.1 | 申請日: | 2015-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374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16 |
| 發明(設計)人: | 呂友助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泰陽和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22/14 | 分類號: | A63B22/14;A63B23/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精誠新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陳芳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扭腰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扭腰盤,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于健身器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都市生活中,人們工作壓力繁重,工作時長時間保持坐姿,攝入的食物營養過剩,以及鍛煉的不足等,容易導致腹部堆積脂肪,形成啤酒肚,影響正常的生活起居,特別對于愛美的女士來說,腹部肥胖嚴重破壞身材的比例,對自身自信心打擊較大。
健身領域中,有一種可以對人體腰部起到鍛煉作用的扭腰肌,可供使用如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2590248U的公開文獻中闡述一種扭腰器,包括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方的轉盤,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和轉盤下表面均對應設有環形的內軌道和外軌道,所述的內軌道和外軌道上設有若干滾珠,所述的底座和轉盤中間通過螺栓連接者站立其上,通過奮力來回扭動腰部來達到減少腰部脂肪的目的;上述結構中采用滾珠實現轉盤與底座之間的旋轉配合,但因滾珠及底座均為硬質結構極易產生磨損,而滾珠因其自身球狀會有不均勻磨損,導致使用壽命明顯縮短,同時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極大噪音,影響健身器的使用。
由此,本發明人考慮對扭腰盤結構進行改進,本案由此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扭腰盤,其采用轉環與環槽之間的配合實現轉盤相對于底盤的旋轉,從而解決磨損不均勻、噪音大等等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扭腰盤,該扭腰盤包括底盤及轉盤,所述底盤與轉盤中央通過螺桿連接,而轉盤通過旋轉連接結構與底盤扣合,進而形成由人體腳部帶動轉盤旋轉的扭腰盤結構;所述旋轉連接結構為凹凸結構。
進一步,所述凹凸結構包括轉環及環槽,所述轉環為轉盤外表面向底盤方向延伸形成環狀凹陷,進而在轉盤內側形成環狀凸起,所述凹槽開設在底盤內側面上且呈環狀,所述環狀凸起與凹槽配合鏈接且所述凸起能沿凹槽方向旋轉。
進一步,所述轉環數量為至少一個,而環槽的數量與轉環相適配。
進一步,所述轉環數量優選為兩個,所述兩個轉環具有相同圓心,轉環相對同一圓形的半徑不同。
進一步,所述環槽內涂有潤滑劑,該潤滑劑優選為潤滑油。
進一步,所述環槽的底面為平面,且該平面寬度為1-3cm。
進一步,所述平面的寬度優選為2cm,進而有效防止潤滑劑的溢出。
進一步,所述轉盤為外表面包裹有軟包體的盤體。
進一步,所述底盤的底面包裹有軟包體。
進一步,所述轉盤、底盤上均設置有加強筋。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1、本實用新型采用環狀凸起與凹槽配合,實現轉盤與底盤之間的轉動,進而獲得無噪音、磨損均勻的轉腰盤;
2、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凹槽底面為平面,且平面上涂有潤滑劑,進一步降低噪音產生的可能,同時減少磨損程度;
3、前述凹槽底面的寬度為2cm從實驗中所得,其不會將潤滑劑溢出,同時能獲得更好的潤滑效果;
4、本實用新型中的轉盤外表面包裹有軟包體,確保人體足部及腳踝在運動中的舒適性及安全性,有效避免挫傷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結構分解圖(省去螺桿);
圖3是本實用新型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轉盤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底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扭腰盤,其具有無噪音、磨損均勻、使用安全等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一種扭腰盤,該扭腰盤包括底盤1及轉盤2,所述底盤1與轉盤2呈圓盤狀并沿著徑向設置有多根加強筋,底盤1與轉盤2中央通過螺桿連接,而轉盤2通過旋轉連接結構3與底盤扣合,進而形成由人體腳部帶動轉盤旋轉的扭腰盤結構。
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前述所述旋轉連接結構3為凹凸結構,而凹凸結構包括轉環31及環槽32,轉環31數量為兩個,且所述兩個轉環31具有相同圓心,轉環31相對同一圓形的半徑不同;所述每個轉環31為轉盤2外表面向底盤方向延伸形成環狀凹陷,進而在轉盤2內側形成環狀凸起,所述凹槽32開設在底盤1內側面上且呈環狀,所述環狀凸起與凹槽配合鏈接且所述凸起能沿凹槽方向旋轉。
請參閱圖1至圖5所示,前述環槽32內涂有潤滑劑,該潤滑劑優選為潤滑油;且凹槽32底面為平面,而該平面的寬度為2cm,進而有效防止潤滑劑的溢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泰陽和工貿有限公司,未經廈門泰陽和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2000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