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胎體傳遞環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99475.8 | 申請日: | 2015-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049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慧麗;戚坤;鐘明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軟控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D30/26 | 分類號: | B29D30/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遞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橡膠機械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制造半鋼輪胎胎胚的胎體傳遞環。
背景技術
輪胎胎胚制造裝置和工藝方法中,胎體傳遞環是輪胎成型機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將胎體貼合鼓上貼合就緒的胎體通過抓取的方式傳遞到成型鼓上完成成型工序。實際應用中,胎體傳遞環上吸盤的同步性、同軸度等對胎體的傳遞精度以及成型精度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半鋼輪胎,其胎體中不含鋼絲,無法用磁性吸盤方式吸附抓取,通常用真空吸附的方式抓取。
現有胎體傳遞環主要包括氣缸、傳遞環體以及吸盤座等,吸盤座與氣缸相同數目,各吸盤座分別由一個氣缸直接驅動徑向運動,各吸盤座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多個真空吸盤,通過吸盤的真空負壓吸附胎體從而完成帶束層的夾持。
上述胎體傳遞環在使用過程存在如下缺陷:1、傳遞環體只有一個,當傳遞不同寬度規格的胎體時,比如寬度較小的胎體,需要手動將多余的真空吸盤依次關閉,以防止漏氣,影響其他真空吸盤的吸附力;對于寬度較大的胎體,需要變化真空吸盤的安裝位置,以便吸附到胎體的邊緣部位,防止胎體邊緣下垂;不同的貼合鼓直徑,也需要更換工裝;從而根據不同胎體規格或貼合鼓規格調整胎體傳遞環時,非常不便;2、當胎體大于吸盤座長度時,真空吸盤無法吸附到胎體最邊緣,需要更換整個胎體傳遞環,影響生產效率且提高了設備成本;3、吸盤座通常長度較大,近1m,難以保證與貼合鼓的圓周面的平行,容易導致個別真空吸盤不會吸附在胎體上,出現漏氣,影響工作穩定性;4、各吸盤座分別由一個氣缸驅動,結構復雜,控制精度要求高,難以保證吸附徑向運動的同步性,同樣影響工作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有根據不同胎體規格調整胎體傳遞環時,操作不便,效率低的問題,提出一種新型的胎體傳遞環,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胎體傳遞環,包括中心軸線重合的左傳遞環體和右傳遞環體、絲杠座、調整手柄、軸向與左、右傳遞環體中心軸線平行的傳動絲杠及左絲母和右絲母;所述左、右絲母對應固設在所述左、右傳遞環體上;所述傳動絲杠安裝在所述絲杠座上,其兩端分別與所述左、右絲母螺旋配合連接;所述調整手柄固設在所述傳動絲杠上;所述左、右傳遞環體上均沿圓周方向布設有多個可沿徑向伸縮的吸盤座,各所述吸盤座上設有真空吸盤,所述左、右傳遞環體上還安裝有驅動吸盤座徑向運動的氣缸。
所述傳動絲杠數量為兩個,兩所述傳動絲杠平行設置,相應地,所述左絲母、右絲母分別為兩個,所述胎體傳遞環還包括使兩所述傳動絲杠同向轉動的傳動機構和驅動裝置。
所述傳動機構為同步帶輪傳動機構,所述驅動裝置為伺服電機。
各所述真空吸盤上安裝有真空安全閥。
所述胎體傳遞環還包括多個用于調整所述氣缸的活塞桿縮回行程的墊塊,多個所述墊塊的高度不同,其中一個所述墊塊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氣缸上。
所述左傳遞環體和右傳遞環體均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固定環、嵌套在固定環內可轉動的驅動環,所述驅動環的環面上設有若干長條形孔,其個數與所述吸盤座個數相等,所述吸盤座由一滑動機構可滑動地安裝在所述長條形孔內;所述左、右傳遞環體上的氣缸均為一個,所述氣缸的活塞桿連接在其對應的驅動環上。
所述滑動機構包括固設在所述驅動環上的滑軌、與所述吸盤座固定為一體的滑塊和連接軸,所述連接軸與所述滑塊固連,且所述連接軸的軸端安裝有位于所述長條形孔內的軸承。
所述絲杠座上設置有水平標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如下:
1、通過設置兩個環體,通過調整手柄即可方便地調整兩環體之間間距,滿足多種規格胎體傳遞的需要,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確保多種規格胎體的邊緣都能被吸附,不會出現胎體下垂的現象,保證胎體質量;吸盤座在長度方向上相應地分成左、右兩段,各段長度較短,一般不超過400mm,容易保證與鼓的平行,夾持穩定性好;
2、各真空吸盤均配置真空安全閥,當胎體寬度較小時,無需手動關閉多余的吸盤,局部吸盤的漏氣不會影響到其他吸盤,也能進一步提高夾持穩定性;
3、通過新式環體結構,使用一個氣缸即可實現所有吸盤座的徑向運動,有效確保吸盤座運動的同步性,結構簡單,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軟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軟控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994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