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人體感應的地庫LED照明燈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98793.2 | 申請日: | 2015-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428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軍;張賀飛;李華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昊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7/02 | 分類號: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陽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桐***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人體 感應 led 照明 燈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基于人體感應的地庫LED照明燈具。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工作的進展和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和代步工具,同時車庫也成為城市建設特別是公共場所和住宅小區建設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因為地下停車場占地面積大,一般是建設地下車庫的方法解決住房與車庫占地的矛盾。
地下車庫光線較差,必須長時間的大面積的照明,地下停車場基本上全天24小時照明,為了節省電費只能把“日光燈”減少到50%以上,弄得東一盞,西一盞,南一塊和北一塊形成了黑暗,還以為耗電高、感到成本高,用戶使用不滿、意見大,容易造成糾紛。
目前普遍使用“36W熒光燈及40W日光燈”,在無人看守下,24小時常亮下,每天電費1元以上,年盞耗電380元,再加上燒壞燈管、電流或鎮流器、調泡共平均年38元,年總成本418元,如在大型車庫有500盞燈,這會浪費更多的電能。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一種基于人體感應的地庫LED照明燈具,有效的解決了現有地下車庫全天照明,浪費電能的問題。
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燈體和燈體內的控制電路,所述的燈體內的控制電路,包括單片機U2、照度檢測電路、紅外傳感電路、存儲器和LED驅動電路,所述的照度檢測電路、紅外傳感電路均與單片機U2連接,單片機U2與存儲器連接,單片機U2還與LED驅動電路連接,所述的單片機U2、照度檢測電路、紅外傳感電路、存儲器和LED驅動電路,包括光敏電阻LDR1、紅外傳感器U1、單片機U2、芯片U3、芯片U4、開關按鍵K1、開關按鍵K2、三極管Q1、三極管Q2、三極管Q3和發光二極管D3—發光二極管D20,所述的單片機U2的19引腳連接晶振X1的一端,晶振X1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4的的一端,電容C4的另一端接地GND,單片機U2的18引腳連接晶振X1的另一端,晶振X1的另一端還連接電容C3的一端,電容C3的另一端接地GND,單片機U2的9引腳連接電解電容C6的一端,電解電容C6的另一端電源VCC,單片機U2的9引腳還連接開關K的一端,開關K的另一端接電源VCC,單片機U2的9引腳還連接電阻R4的一端,電阻R4的另一端接地GND,單片機U2的9引腳還連接電容C9的一端,電容C9的另一端接電源VCC,單片機U2的30引腳連接芯片U3的1引腳,單片機U2的2引腳連接電阻R6的一端,電阻R6的另一端接地GND,單片機U2的2引腳還連接光敏電阻LDR1的一端,光敏電阻LDR1的另一端接電源VCC,單片機U2的3引腳連接紅外傳感器U1的白色端,紅外傳感器U1的白色端還連接電阻R7的一端,電阻R7的另一端接電源VCC,紅外傳感器U1的白色端還連接電容C7的一端,電容C7的另一端接電源VCC,紅外傳感器U1的紅色端接電源VCC,紅外傳感器U1的皮網端接地GND,單片機U2的17引腳連接芯片U4的22引腳,單片機U2的16引腳連接芯片U4的27引腳,單片機U2的13引腳連接開關按鍵K2的一端,開關按鍵K2的另一端接地GND,單片機U2的12引腳連接開關按鍵K1的一端,開關按鍵K1的另一端接地GND,單片機U2的28引腳連接三極管Q3的基極,三極管Q3的發射極接地GND,三極管Q3的集電極連接電阻R10的一端,電阻R10的另一端連接發光二極管D15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15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16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16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17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17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18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18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19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19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20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20的正極接電源VCC,單片機U2的27引腳連接三極管Q2的基極,三極管Q2的發射極接地GND,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電阻R9的一端,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發光二極管D9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9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10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10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11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11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12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12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13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13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14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14的正極接電源VCC,單片機U2的26引腳連接三極管Q1的基極,三極管Q1的發射極接地GND,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連接電阻R8的一端,電阻R8的另一端連接發光二極管D3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3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4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4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5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5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6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6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7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7的正極連接發光二極管D8的負極,發光二極管D8的正極接電源VCC,單片機U2的25引腳、24引腳、23引腳、22引腳和21引腳分別連接芯片U4的2引腳、23引腳、21引腳、24引腳和25引腳,單片機U2的39引腳、38引腳、37引腳、36引腳、35引腳、34引腳、33引腳和32引腳分別連接芯片U3的3引腳、4引腳、7引腳、8引腳、13銀家、14引腳、17引腳和18引腳,單片機U2的39引腳、38引腳、37引腳、36引腳、35引腳、34引腳、33引腳和32引腳還分別連接芯片U4的11引腳、12引腳、13引腳、15引腳、16引腳、17引腳、18引腳和19引腳,芯片U3的1引腳接地GND,芯片U3的2引腳、5引腳、6引腳、9引腳、12引腳、15引腳、16引腳和19引腳分別連接芯片U4的10引腳、9引腳、8引腳、7引腳、6引腳、5引腳、4引腳和3引腳,芯片U4的20引腳接地GND,芯片U4的26引腳接電源VC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昊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南昊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987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