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排水防臭地漏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94397.2 | 申請日: | 2015-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626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華興吉;林洪忠;李壯;吳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澤乳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排水 防臭 地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給排水中下水道的地漏,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排水防臭地漏。
背景技術
地漏是連接排水管道系統與室內地面的重要接口。現有地漏不能及時、快速地將清洗奶罐、管道、灌裝機等設施的生產用水排入到地下和有效阻止來自地下的異味進入生產車間,保證空氣的衛生清潔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排水防臭地漏。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新型排水防臭地漏,包括地漏本體和封蓋,所述地漏本體包括變徑管體和柱形槽,所述封蓋設置在變徑管體的頂端,所述柱形槽設置在變徑管體的底端,變徑管體的管徑從頂端到底端逐漸減小,在柱形槽的側壁上開設有與下水管連通的出水口,在出水口處設置有密封窗,所述密封窗的一邊與柱形槽鉸接,在柱形槽的底端設置一立柱,在密封窗與立柱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
優選的,所述出水口設置2-3個,且在柱形槽的側壁周邊均勻布置。
優選的,所述地漏本體是由不銹鋼材料制成的,變徑管體與柱形槽為一體式連接。
優選的,所述封蓋包括上蓋體和下蓋體,在上蓋體和下蓋體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進水口,下蓋體固定在變徑管體的頂端,在下蓋體的中心上方豎向設置一轉軸,在上蓋體的中心開設軸孔,上蓋體與下蓋體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變徑管體的外側設置有基座,所述下蓋體的周邊設置有凸耳,在凸耳與基座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銷孔,所述下蓋體與基座通過銷子可拆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排水后密封窗可在復位彈簧的回復力作用下復位,將出水口封堵,從而可阻止蚊蟲及下水道中的臭味上返至生產車間,而且地漏為側面出水,便于密封窗的設置,保證了密封的可靠性。
2、本實用新型將地漏本體的上端設置成變徑管,可為水流增壓,增大排水效果。
3、本實用新型中密封蓋包括上蓋體和下蓋體,通過上蓋體的轉動可控制密封蓋的啟閉;如當不需要排水時,可轉動上蓋體使上蓋體與下蓋體上的進水口全部封死,從而進一步起到防臭效果,當需要排水時,可再次轉動上蓋體使上蓋體與下蓋體上的進水口重合導通。
4、本實用新型在生產車間應用后排水和防止異味的效果非常好,而且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上蓋體的俯視圖,主要示出進水口的分布。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一種新型排水防臭地漏,包括地漏本體1和封蓋2,所述地漏本體1包括變徑管體101和柱形槽102,所述封蓋2設置在變徑管體101的頂端,所述柱形槽102設置在變徑管體101的底端,變徑管體101的管徑從頂端到底端逐漸減小。在柱形槽102的側壁上開設有與下水管3連通的出水口103,在出水口103處設置有密封窗104,所述密封窗104的一邊與柱形槽102鉸接,在柱形槽102的底端設置一立柱4。在密封窗104與立柱4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5。地漏本體1是由不銹鋼材料制成的,變徑管體101與柱形槽102為一體式連接。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封蓋2包括上蓋體201和下蓋體202,在上蓋體201和下蓋體202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進水口6。下蓋體202固定在變徑管體101的頂端,在下蓋體202的中心上方豎向設置一轉軸7,在上蓋體201的中心開設軸孔,并配設軸承,上蓋體201與下蓋體202轉動連接。
更進一步的,所述變徑管體101的外側設置有基座8,所述下蓋體202的周邊設置有凸耳9,在凸耳9與基座8的對應位置處設置有銷孔,所述下蓋體202與基座8通過銷子10可拆卸連接。
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鑒已有技術即可實現。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的教導下,本領域技術人員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替代方式,或明顯變型方式,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澤乳業有限公司,未經廣澤乳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9439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