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發信圈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93643.2 | 申請日: | 2015-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4927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令;聞鵬;王元德;杜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沛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5/00 | 分類號: | G01F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鄭自群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南市高***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信 檢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電氣熱儀表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發信圈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智能水表行業中,計量取信方式大部分采用雙干簧管取信方式,雙干簧計量時兩個干簧管的靈敏度即占空的匹配度,及干簧管阻值將直接影響水表計量的精確性。
現智能水表各生產廠家因沒有專業的發信圈檢測儀器,大部分生產廠家對發信圈不進行檢測就直接進行成品表組裝,從而影響水表計量的精確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發信圈檢測裝置,可實現發信圈在安裝前的檢測,避免了不合格發信圈的安裝使用,確保了儀表的計量精度。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發信圈檢測裝置,其結構包括:
基表,其表盤上方用于安裝待測發信圈;
所述基表的指針嵌有永磁鐵并置于待測發信圈的兩干簧管中間;
發信圈檢測模塊,其信號線連接待測發信圈。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發信圈檢測模塊具體包括:
微處理器,其連接有電源電路、液晶顯示電路、測量電路、報警電路、校準電路;
所述電源電路連接外設電源,用以為所述發信圈檢測模塊提供電源;
所述校準電路用于對發信圈檢測模塊進行校準,并傳遞信號至所述微處理器;
所述測量電路用于檢測待測發信圈工作時兩個干簧管的占空比及阻值,并將信號傳遞給所述微處理器;
所述微處理器對來自測量電路的信號進行處理,并輸出信號至液晶顯示電路,用以在其液晶屏上顯示,或者輸出信號至報警電路進行報警。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基表為水表。
本實用新型的發信圈檢測裝置其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如下:
將待測發信圈安裝于基表上,并通過導線將待測發信圈與所述發信圈檢測模塊連接。
吹動基表使其轉動,通過校準電路對發信圈檢測模塊進行校準之后,由測量電路檢測待測發信圈工作時的兩個干簧管的占空比及阻值,并將信號傳遞給所述微處理器。
所述微處理器對來自測量電路的信號進行處理,并輸出信號至液晶顯示電路,用以在其液晶屏上顯示。
并且,所述微處理器中對干簧管的占空比匹配度、干簧管的阻值進行了預設,當測量電路所檢測到的待測發信圈兩個干簧管的占空比匹配度或干簧管阻值超過微處理器中預設的范圍時,所述微處理輸出報警信號至所述報警電路由其進行報警,從而將不符合要求的發信圈篩選出來。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發信圈檢測裝置其結構簡單、成本低,方便安裝和使用,通過同時檢測兩個干簧管占空比的匹配度及干簧管的阻值,當兩個干簧管占空比匹配度或阻值超出設定范圍時都會發出報警,避免了不合格發信圈的使用,提高了水表計量的精確度。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發信圈檢測裝置的原理框架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所示微處理器的電路原理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所示測量電路的電路原理示意圖;
圖4為圖1中所示校準電路的電路原理示意圖;
圖5為圖1中所示報警電路的電路原理示意圖;
圖6為圖1中所示電源電路的電路原理示意圖;
圖7為圖1中所示液晶顯示電路的電路原理示意圖;
圖中:1-基表;2-微處理器;3-測量電路;4-校準電路;5-報警電路;6-電源電路;7-液晶顯示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發信圈檢測裝置,包括以下結構:
基表1,其表盤上方用于安裝待測發信圈;
所述基表1的特殊之處在于其指針嵌有永磁鐵,使用時該帶有用磁鐵的指針置于待測發信圈的兩干簧管中間;
發信圈檢測模塊,其信號線連接待測發信圈。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發信圈檢測模塊內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沛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濟南沛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936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