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92419.1 | 申請日: | 2015-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051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宋曉濤;姜波;趙艷;李寶華;楊鶴紅;劉寶;單素穎;于傳玉;劉慶全;靳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曉濤 |
| 主分類號: | B25B13/48 | 分類號: | B25B13/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6371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道岔 表示 專用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轉轍機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
背景技術
電動轉轍機是電氣集中關鍵的基礎設備,它能否可靠工作,決定著電氣集中信號設備能否正常運轉,關系著行車的安全和效率,因此在轉轍機設備出現故障時,能否有配套專業的維修工具進行維修對維修質量及效率而言尤為重要。
現有調整轉轍機密貼及表示均使用大型絡扳手,大型絡扳手缺點在于笨重寬大,而電動轉轍機表示桿、啟動桿調整螺母與道岔枕木及相互之間距離窄小,大型絡扳手很難操作,如遇調整死角需將相關聯部位拆開以滿足維修需要,如此即增加維修難度又降低了維修效率,嚴重時會延誤車輛正常運行。
所以亟待一種適用于狹小空間使用的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大型絡扳手不適用于調整轉轍機密貼及表示的問題,提出一種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能有效用于道岔密貼及表示的調整。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U形扳手頭和第二U形扳手頭,所述第一U形扳手頭開口方向與握持部長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U形扳手頭開口方向與握持部長度方向垂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U形扳手頭內設置有磁體。
進一步地,所述磁體設置在第一U形扳手頭開口內側。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U形扳手頭內設置有磁體。
進一步地,所述磁體設置在第二U形扳手頭開口內側。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U形扳手頭和第二U形扳手頭的尺寸與待緊固件相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握持部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滾花。
本實用新型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結構簡單、合理、緊湊,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
(1)通過設置兩個開口方向不同的扳手頭,有效解決了道岔密貼及表示調整死角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了車輛準點運行。
(2)本實用新型扳手頭內設置有磁體,且該磁體位于扳手頭開口的內側,使用時,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能夠通過磁體吸附在鐵性材料的待緊固件上,加強扳手與待緊固件的連接,防止打滑現象發生。
(3)本實用新型握持部的外表面設置的防滑滾花,能進一步防止打滑現象發生。
(4)本實用新型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設計簡潔、重量輕,便于維修人員攜帶;且本實用新型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整體成型,大大增強了工具強度,使工具持久耐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的使用位置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的使用示意圖1;
圖4為本實用新型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的使用示意圖2。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如圖1所示,包括據設定長度的桿狀握持部1,所述握持部1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一U形扳手頭2和第二U形扳手頭3,所述第一U形扳手頭2和第二U形扳手頭3的尺寸與待緊固件相配合。所述第一U形扳手頭2開口方向與握持部1長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U形扳手頭3開口方向與握持部1長度方向垂直。所述握持部1、第一U形扳手頭2和第二U形扳手頭3一體成型,均為不銹鋼材質。
將本實施例道岔密貼及表示應用于附圖2中待緊固件4的調整,具體地,所述道岔密貼及表示的具體使用方法如圖3和圖4所示,將待緊固件4置于第一U形扳手頭2或第二U形扳手頭3的開口內,旋轉握持部1,即完成待緊固件4的緊固。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第一U形扳手頭內設置有磁體,具體地,所述磁體設置在第一U形扳手頭開口內側。所述第二U形扳手頭內設置有磁體,具體地,所述磁體設置在第二U形扳手頭開口內側。所述握持部的外表面設置有防滑滾花。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所記載的道岔密貼及表示專用工具,其中所述握持部、第一U形扳手頭和第二U形扳手頭尺寸、比例和材質的改變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曉濤,未經宋曉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924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