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創血糖檢測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86009.6 | 申請日: | 2015-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621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尹倩倩;章秋;朱小歡;鄧金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145 | 分類號: | A61B5/145 |
| 代理公司: | 合肥順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發軍 |
| 地址: | 230032***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糖 檢測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中人體血糖測量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創血糖檢測儀。
背景技術
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障礙性疾病,是臨床多發病癥,目前沒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糖尿病的治療以頻繁地監測/控制血糖水平。
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兩大類血糖檢測儀:電化學法和光發射技術,電化學法采用檢測反應過程中產生的電流信號的原理來檢測血糖值,酶與葡萄糖反應產生的電子通過電流記數設施,讀取電子的數量,再轉化成葡萄糖濃度讀數。光反射法是檢測反應過程中試條的顏色變化來反應血糖值,通過酶與葡萄糖的反應產生的中間物,運用檢測器檢測試紙反射面的發射光的強度,將這些反射光的強度,轉化成葡萄糖濃度。目前這兩類血糖檢測儀主要都是采用直接檢測血液對患者血液中的血糖進行測量,但是常見血糖濃度監測方法操作繁瑣,檢測過程中會給患者造成疼痛,同時還有感染其他疾病的危險。無創血糖檢測技術就沒有上述缺點,因此無創血糖檢測儀可以減少病人痛苦、感染幾率低、連續監測血糖變化,成為血糖檢測領域的發展趨勢。
葡萄糖是人體內的主要能源物質,在氧供給充足的情況下,發生如下生化反應:C6H12O6+O2→H2O+CO2+ATP。在人體手指指尖的毛細血管中,葡萄糖的物質代謝過程就是能量代謝過程,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有如下幾種轉換形式:(1)積蓄在人體內部,即人體熱負荷;(2)對外界做功;(3)與外界發生熱交換,即散熱;(4)其他轉換途徑,如供給其他生化反應所需的能量。能量代謝守恒法的核心思想認為上述4部分能量的總和即為葡萄糖代謝產生的能量。而作為主要能源物質的葡萄糖在血液中濃度的變化,相應地會引起人體代謝的變化。因此,只要檢測出上述4種轉換途徑中消耗的能量和血液中氧的供給水平就能計算出手指中的血糖濃度。
在短時間內可以認為手指的熱負荷為0,即代謝產生的能量完全消耗,沒有積蓄在人體內部。人體處于靜息狀態時可以認為對外做功為0,此外,供給其他生化反應所需的能量也相當少,可以忽略。因此,代謝產生能量的主要去向是與外界發生熱交換,這種熱交換有4種形式:(1)熱傳導;(2)熱對流;(3)熱輻射;(4)蒸發。只要檢測出這4部分散熱量和血液中氧的供給水平就能計算出血糖濃度。上述4種形式的散熱量可以通過無創血糖檢測傳感器中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和輻射傳感器測得;血液中氧的供給水平可以通過檢測血氧飽和度、血流量和脈率測得。
對傳統血糖檢測儀進行改進,提高血糖檢測儀安全性、可靠性,采用無線進行數據傳輸,實現血糖檢測方便化、智能化、小型化、精度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減少病人痛苦、感染率低、精度高、性能穩定的無創血糖檢測儀。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無創血糖檢測儀,包括STM32微處理器、傳感器、血氧采集模塊、信號調理電路、A/D轉換電路、濾波電路、人機界面、EEPROM模塊、通訊模塊、電源模塊,其中:傳感器包括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輻射傳感器,STM32微處理器連接有濾波電路、人機界面、EEPROM模塊、通訊模塊、電源模塊,信號調理電路輸入端與傳感器輸出端、血氧采集模塊輸出連接,信號調理電路輸出端經過A/D轉換電路、濾波電路與STM32微處理器輸入端連接。血氧采集模塊用于檢測血氧飽和度、血流量和脈率。
通訊模塊由串口通信和CAN通信組成。
人機界面包括鍵盤和TFT顯示屏。
串口通信由RS232接口通信和STM32微處理串行接口通信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避免了傳統的血糖檢測儀采用直接血液對患者血液中的血糖進行測量所帶來的疼痛,還有感染其他疾病的危險。本血糖濃度檢測方法操作簡單方便,同時檢測結果也具有較高準確性,另外還增加了CAN總線通信,實現了血糖檢測儀的測量結果遠程傳輸的功能,為醫生對病人自己測量血糖的濃度,進行遠程監測并指導患者用藥提供便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醫科大學,未經安徽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860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采血工具防逆流結構及包含該結構的采血針
- 下一篇:頜面外測量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