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乒乓球撿球取球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83550.1 | 申請日: | 2015-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023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洪瑞;劉俊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洪瑞;劉俊康 |
| 主分類號: | A63B47/02 | 分類號: | A63B47/02;A63B67/04 |
| 代理公司: | 廣東前海律師事務所 44323 | 代理人: | 張紹波 |
| 地址: | 518067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乒乓球 撿球取球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撿球裝置,具體涉及一種乒乓球撿球取球器。
背景技術
當我們在乒乓球室快意吊抽扣削的時候,最煩人的事就是當裝在兜里的球打完時,不得不一個一個彎腰去撿。取球時又不得不一個一個從兜里掏出,即費時又費力。這種人工撿球取球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乒乓球愛好者的需求。
因此,現有技術有待進一步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乒乓球訓練過程中,只能采用人工方式撿取乒乓球,即費時又費力。
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該技術問題:一種乒乓球撿球取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乒乓球的容置筒,所述容置筒分別在兩端設置有撿球口和取球口,所述撿球口設置有倒錐形彈性擋片,所述取球口處設置有筒蓋和擋球板。
所述筒蓋與容置筒上端面鉸接,所述擋球板與容置筒下端面一體垂直設置。
所述取球口處容置筒的左右側邊為斜向弧形結構。
所述容置筒為長方體型結構或圓柱形結構。
所述撿球口端容置筒的上端面安裝有傾斜固定件,所述傾斜固定件沿撿球口向取球口傾斜。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實現無需彎腰即可撿球的功能,撿球方式簡單,且由于倒錐形結構撿球口設計,可以避免撿球過程中乒乓球掉落的情況發生。同時裝置可以安裝在乒乓球臺下方,傾斜結構和擋球板的設計可以保證乒乓球不斷滑落到取球口且不會掉落,方便取球。該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較低,便于大規模推廣,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乒乓球撿球取球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乒乓球撿球取球器放置乒乓球后的結構透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乒乓球撿球取球器撿球口的一優選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乒乓球撿球取球器撿球口的另一優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乒乓球撿球取球器,包括放置乒乓球的容置筒10,容置筒10為直筒結構,內徑略大約乒乓球直徑,以便于乒乓球放置和在內部滾動。所述容置筒10分別在兩端設置有撿球口11和取球口12,所述撿球口11設置有倒錐形彈性擋片111,所述取球口12處設置有筒蓋121和擋球板122。倒錐形彈性擋片111主要為了方便拾取時乒乓球進入容置筒10,而且進入容置筒后不會從撿球口掉落,因此彈性擋片111形成的入口需大于乒乓球直徑。如圖3所示,彈性擋片111可以為一體的錐形擋片構成,也可以由多個相互銜接的擋片構成。優選為兩個相互對稱的平面彈性擋片構成,如圖4所示。
在取球口處,筒蓋121與容置筒10上端面鉸接,便于開合;擋球板122與容置筒10下端面一體垂直設置,容置筒10的左右側邊為斜向弧形結構,弧形開口向內,這樣乒乓球到達取球口處時,擋球板122可以將乒乓球格擋住,避免其掉落,而弧形開口又方便了用戶取球。當然,擋球板122并不限于與容置筒下端面一體垂直設置,也可以設置其他擋球結構。比如在取球口設置一個向下的凹槽,乒乓球從容置筒滾落到凹槽內,凹槽剛好容納乒乓球。
為了方便安裝和取球,本實施例的容置筒10優選為圓柱形結構或長方體結構。在撿球口端容置筒10的上端面上安裝傾斜固定件13,該傾斜固定件13沿撿球口11向取球口12傾斜。傾斜固定件13的下端面與容置筒10粘接或扣接或螺紋連接,其上端面可以設置吸盤工具吸附在乒乓球臺下方,或者設置卡扣,扣接在乒乓球臺下方設置的卡口上,當然也可以螺紋連接等其他固定方式。
在具體實施時,用戶手持該撿球取球器,撿球口朝下,扣住乒乓球,乒乓球從撿球口進入容置筒,這樣依次操作,撿取多個乒乓球;在取球時,先將撿球取球器通過傾斜固定件安裝在乒乓球臺下方,由于重力作用,乒乓球會向取球口滾動,打開筒蓋,即可從取球口取球。本實用新型的撿球取球器可以很方便的實現撿球和取球,操作簡單,且效率很高,省時省力。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洪瑞;劉俊康,未經劉洪瑞;劉俊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8355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