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集換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80144.X | 申請日: | 2014-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745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萬建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建紅 |
| 主分類號: | F24J2/00 | 分類號: | F24J2/00;F24J2/32;F24F5/00;F24H4/02;H02S40/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3000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光熱 空氣 換熱器 | ||
技術領域?
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集換熱器是(2014207010404)的分案申請屬于太陽能利用領域特別是一種在同一集換熱器上實現調節空氣,太陽能光伏、光熱及空氣能熱水加熱的一體系統。
背景技術
現階段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一體熱水器,只是簡單的兩種裝置串聯結構復雜,安裝不方便。而重力循環空調采用的是毛細管網循環水系統,通過設備制備冷、熱水再進入毛細管網循環系統啟動慢,制備冷、熱水交換過程能量還會損耗。人們期待結構簡單、耗能少、安裝方便的啟動快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熱水器與重力循環空調一體系統。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熱水器與重力循環空調一體系統。本發明采用平面薄膜熱管作為換熱元件制作重力循環空調末端與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集換熱器。
本發明原理是采用平面薄膜熱管增大換熱面積,吸收太陽熱能再通過壓縮機將(冷)熱能移至所需的地方。
平面薄膜熱管(12)是四周密封的薄膜袋中裝有傳熱工質。
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熱水器與重力循環空調一體系統其組成由重力循環空調末端(b)的冷媒循環管(1)進口通過電子膨脹閥(5)連接壁掛式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集換熱器(a)的蒸發循環管(2)?出口,壁掛式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集換熱器(a)的蒸發循環管(2)進口連接制冷壓縮機(4)的高壓管,制冷壓縮機(4)低壓管連接重力循環空調末端(b)的冷媒循環管(1)的出口,重力循環空調末端(b)的熱媒循環管(6)出口通過電子膨脹閥(5)經過分歧管連接壁掛式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集換熱器(a)的冷凝循環管(8)進口。壁掛式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集換熱器(a)的冷凝循環管(8)出口連接制熱壓縮機(7)低壓管,制熱壓縮機(7)高壓管通過分歧管連接重力循環空調末端(b)的熱媒循環管(6)進口,制熱壓縮機(7)高壓管通過分歧管連接熱水水箱換熱器(3)的進管,熱水水箱換熱器(3)的出管,通過電子膨脹閥(5)再經過分歧管連接壁掛式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集換熱器的冷凝循環管(8)進口。
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熱水器其結構水箱換熱器(3)的出口連接制熱壓縮機(7)的低壓管,制熱壓縮機(7)的高壓管連接壁掛式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集熱器(c)的冷凝循環管(8)的進口,冷凝循環管(8)的出口通過電子膨脹閥連接水箱換熱器(3)的進口。
壁掛式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集換熱器其結構由太陽能薄膜電池(11)、框架(10)、多個平面薄膜熱管(12)圍成風道,太陽能薄膜電池(11)背光側與平面薄膜熱管(12)一側表面全接觸,平面薄膜熱管(12)另一側表面上部與波浪型冷凝循環管(8)接觸,冷凝循環管進口(14)、冷凝循環管出口(15)穿過框架(10)在框架(10)外側上部,波浪型冷凝循環管(8)間的波峰與波谷裝在框架(10)內上部兩側,在風道內多根掛桿(13)裝在框架(10)上,多個平面薄膜熱管(12)掛在多根掛桿(13)上?且在波浪型蒸發循環管(2)與波浪型冷凝循環管(8)的波峰與波谷之間槽內隔成多層風道,波浪型冷凝循環管(8)與平面薄膜熱管(12)上部表面接觸,波浪型蒸發循環管(2)與平面薄膜熱管(12)下部表面接觸,蒸發循環管進口(9)、蒸發循環管出口(16)穿過框架(10)在框架(10)外側下部,波浪型蒸發循環管(2)的波峰與波谷裝在框架(10)內下部兩側。
壁掛式太陽能光伏、光熱、空氣能集熱器其結構由太陽能薄膜電池(11)、框架(10)、多個平面薄膜熱管(12)圍成風道,太陽能薄膜電池(11)背光側與平面薄膜熱管(12)一側表面全接觸,平面薄膜熱管(12)另一側表面上部與波浪型冷凝循環管(8)接觸,在風道內多根掛桿(13)裝在框架(10)上,多個平面薄膜熱管(12)掛在掛桿(13)上且在波浪型冷凝循環管(8)的波峰與波谷之間槽內隔成多層風道,波浪型冷凝循環管(8)與平面薄膜熱管(12)上部表面接觸,冷凝循環管進口(14)、冷凝循環管出口(15)穿過框架(10)在框架(10)外側上部,波浪型冷凝循環管(8)間的波峰與波谷裝在框架內上部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建紅,未經萬建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8014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