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被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77097.3 | 申請日: | 2015-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676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15 |
| 發明(設計)人: | 虞冀;張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虞冀;張亮 |
| 主分類號: | A47G9/00 | 分類號: | A47G9/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 |
| 地址: | 江蘇省蘇州市工***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被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家居床上用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被子。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上的用于睡覺的產品只有被子和睡袋兩種形式,這兩種形式都無法向人們提供舒適、自由的睡眠環境,對于需要保暖、自由睡眠環境的人群一直無法滿足需求。
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的被子,當人們把肩膀蓋的足夠好時頸部的下方會囤積感,相對于腿部覆蓋的面積也會相對減少,對于睡眠中睡姿的變化也非常容易出現背部和腰部的裸露現象。
現有的睡袋,僅適用于野外等環境下時使用,而在日常家居生活中無法使用,所以其使用便利性、舒適性、使用人群都有較大的束縛和限制,使用時需要緩慢的進入并需要將拉鏈拉好,這樣睡眠中起身時無法快速完成起身動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滿足肩部、腰部、背部保暖的前提下使用戶在常規睡姿狀態下都能有溫暖舒適的睡眠環境的被子。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被子,包括第一被體及一端部與所述第一被體的一端部相連的第二被體,所述第一被體的所述一端部包括第一連接部及分別位于所述第一連接部左右兩側的第一側部,所述第二被體的所述一端部包括第二連接部及分別位于所述第二連接部左右兩側的第二側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相連,所述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之間部分或全部斷開而形成開口,使得使用者的手及手臂可以經所述開口從所述被子的內側穿到外側。
進一步地,左側所述第一側部與左側所述第二側部之間部分或全部斷開而形成第一開口,使得使用者的左手及手臂可以經所述第一開口從所述被子的內側穿到外側,右側所述第一側部與右側所述第二側部之間部分或全部斷開而形成第二開口,使得使用者的右手及手臂可以經所述第二開口從所述被子的內側穿到外側。
優選地,左側所述第一側部和左側所述第二側部之間全部斷開,所述第一開口從所述被子的左側邊延伸至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的連接處的最左端;右側所述第一側部和右側所述第二側部全部斷開,所述第二開口從所述被子的右側邊延伸至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的連接處的最右端。
進一步地,所述被子具有至少二種使用狀態,處于第一使用狀態時,所述開口閉合;處于第二使用狀態時,所述開口打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之間相可拆卸地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之間用拉鏈、暗扣、紐扣、布帶或縫紉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被體和所述第二被體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被體的所述一端部的中部,所述第二連接部位于所述第二被體的所述一端部的中部。
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部的長度占所述第一被體的所述一端部的長度的30~40%。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被體的另一端部的中部開設有用于避讓使用者頭部的缺口。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被體的長度占整個被子長度的28~32%。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被體的長度為1.3~1.6米,寬度為1.6~1.9米。
進一步地,所述被子為單人被。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被子通過在第一側部和第二側部之間部分或全部斷開而形成開口,使得使用者的手及手臂可以經所述開口從所述被子的內側穿到外側,方便用戶在常規睡姿狀態下肩部、腰部、背部都能有溫暖舒適的睡眠環境并且可以方便的變換睡姿。另一方面可以滿足用戶的特殊使用場景或習慣,如用戶在睡前玩數碼產品、看書,睡覺時習慣將雙手裸露被子外等特殊使用場景或習慣。
本實用新型被子特別適于中老年人、小孩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的被子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被子示意圖;
圖中:1、第一被體;11、第一連接部;12、第一側部;2、第二被體;21、第二連接部;22、第二側部;23、缺口;31、第一開口;32、第二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虞冀;張亮,未經虞冀;張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7709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