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AT89F51單片機控制的智能捕鼠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76069.X | 申請日: | 2015-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607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丘漢標;陳兆權;丘育標;胡建園;陳孝根;羅倩;張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M23/18 | 分類號: | A01M23/18;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at89f51 單片機 控制 智能 捕鼠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傳感器檢測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AT89F51單片機控制的智能捕鼠器。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老鼠經常偷吃糧食、破壞建筑……,俗話說“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可見人們對其厭惡程度。我們知道,老鼠非常狡猾、不易捕捉。但是,傳統的捕鼠器基本都是純機械式的捕鼠器,比如:老鼠夾、簡易老鼠籠、粘鼠板等等,捕鼠成功率低、不安全、靈敏度低下的一系列缺陷。因此我們設計這款基于AT89F51單片機控制的智能捕鼠器,具有捕鼠成功率高、安全性能好、靈敏度高等一系列優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AT89F51單片機控制的智能捕鼠器,已解決現有技術可靠性和安全性上的難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基于AT89F51單片機控制的智能捕鼠器,包括長方形箱體16,其特征1是:箱體16一側裝有彈簧門3,彈簧門3上有一掛鉤通過繩子18與電磁閥開關系統4連接;箱體16兩側分別設置了紅外線發射端2-1及紅外線接收端2-2;箱體16內設置了放置誘餌的掛鉤7,一端連接拉力傳感器1;箱體16頂部設置了電磁閥開關系統4。
其特征2是:所述箱體16上設置了電磁閥開關系統4;紅外線傳感器2與拉力傳感器1分別與單片機輸入端14、15相連;驅動電路12與蜂鳴器17分別與單片機輸出端相連。
其特征3是:箱體16頂部由透明鋼化玻璃6鑲嵌而成;紅外線傳感器2與拉力傳感器1構成了雙保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拉力傳感器能夠將微弱的拉力轉換為電信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統靈敏性,有效提高了捕鼠的成功率。
2.紅外線傳感器具有測量準確,無接觸,防水,防腐蝕,低成本等優點,能夠快速、準確地捕捉到老鼠信號,提高了系統快速性與準確性。
3.由單片機控制的電磁閥開關系統具有靈敏度高、可靠性好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械原理圖。
其中,1.拉力傳感器,2-1.紅外線發射端,2-2.紅外線接收端,3.彈簧門,3-1、3-2.彈簧,4.電磁閥開關系統,5.門栓,6.透明鋼化玻璃,7.放置誘餌的掛鉤,16.長方形箱體,18.繩子。
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磁閥開關控制系統機械原理圖。
其中,8.彈簧,9.永磁磁鐵,10.線圈開關,11.線圈,12.驅動電路,13.AT89F51單片機,14.紅外線傳感器信號輸入端,15.拉力傳感器信號輸入端,17.蜂鳴器。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磁閥開關控制系統原理結構圖。
其中,19.拉力傳感器,20.紅外線傳感器,21.AD7705,22.AT89F51單片機,23.驅動電路,24.蜂鳴器,25.線圈開關,26.處理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老鼠進入箱體16后,若紅外線傳感器系統2-1、2-2檢測到老鼠信號并送入單片機13,單片機13處理后通過驅動電路輸出控制開關10關斷,線圈11失電,彈簧8拉動永磁磁鐵9,讓永磁磁鐵9與線圈11松開,從而松開一端連接彈簧門的繩子18,彈簧門3關閉,門栓5下滑并鎖住彈簧門;若紅外線傳感器系統2-1、2-2失效,當老鼠拉動掛鉤7上的誘餌后,單片機13接收到拉力傳感器1傳來的信號并處理輸出控制電磁閥開關系統4,鎖住彈簧門。通過設置單片機內部定時器,延時一段時間后控制蜂鳴器17發出警報。
基于AT89F51單片機控制的智能捕鼠器,包括長方形箱體16,其特征1是:箱體16一側裝有彈簧門3,彈簧門3上有一掛鉤通過繩子18與電磁閥開關系統4連接;箱體16兩側分別設置了紅外線發射端2-1及紅外線接收端2-2;箱體16內設置了放置誘餌的掛鉤7,一端連接拉力傳感器1;箱體16頂部設置了電磁閥開關系統4。
其特征2是:所述箱體16上設置了電磁閥開關系統4;紅外線傳感器2與拉力傳感器1分別與單片機輸入端14、15相連;驅動電路12與蜂鳴器17分別與單片機輸出端相連。
其特征3是:箱體16頂部由透明鋼化玻璃6鑲嵌而成;紅外線傳感器2與拉力傳感器1構成了雙保險。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案例,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7606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