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礦物水加氮液位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74880.4 | 申請日: | 2015-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662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凌永祥;邵龍;熊長軍;王琴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千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292 | 分類號: | G01F23/292;G01N21/90;B07C5/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物 水加氮液位 檢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瓶裝飲料加氮的檢測裝置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礦物水加氮液位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礦物質水生產主要工藝一般有:吹瓶、灌裝、加氮、封蓋、貼標、噴碼、燈檢、裝箱、外箱噴碼、成品堆棧、入庫等流程。在此重點描述其中的灌裝、加氮、封蓋工藝。灌裝——實際上就是向PET瓶內充填礦物質水,但是在灌裝時可能會出現充填不滿或不足。加氮——實際上就是將液氮按一定的量加入到PET瓶中。但是在加液氮時可能會出現加氮量極少,甚至沒有加氮情況,從而使產品看上去沒有質感。封蓋——實際上就是液體灌裝完成后加上蓋子。但是封蓋機可能會出現漏封蓋情況。因此,需要專業的檢測設備來替代人工將液位不足、漏加氮和無蓋的不合格產品從生產線上剔除,防止其流向市場造成消費者投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礦物水加氮液位檢測系統,該檢測系統可以連續在線檢測生成礦水過程中的漏加少加氮氣、瓶內液位過低、無蓋、密封不嚴等,并能對測量到的次品進行準確剔除。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礦物水加氮液位檢測系統,它包括水平設置的流水線,所述流水線上依序設有電機、加氮液位檢測機構、電控模塊以及剔除機構,所述電機上設有一編碼器;所述加氮液位檢測機構包括傳感器模塊以及用于固定傳感器模塊的L型鋼管,所述傳感器模塊包括液位傳感發射器、距離傳感器、光電傳感器以及液位傳感接受器;所述水平設置的流水線上的礦物水瓶位移至加氮液位檢測機構正下方時,光電傳感器感應到礦物水瓶,所述電控模塊接收光電傳感器輸入信號后,經過液位傳感發射器和液位傳感接收器對礦物水瓶中液位高度的感應,另外距離傳感器感應礦物水瓶的高度,所述電控模塊從距離傳感器與液位傳感發射器和液位傳感接收器取得檢測信號,配合檢測結果和編碼器計數,輸出信號給剔除機構,將不合格礦物水瓶剔除,位于流水線的末端得到合格的礦物水瓶。
實際使用時,該礦物水加氮液位檢測系統的加氮液位檢測機構的傳感器檢測模塊采用光電傳感器觸發電控模塊,從距離傳感器、液位傳感器同時采集檢測數據。高精度的測量距離的距離傳感器可以快速檢測出加氮的多少導致的瓶身高度差異,用戶只需根據正常瓶身高度設定標準零點距離及波動上下限即可,由于傳感器有信號放大器控制,所以瓶身微小的高度差就能被檢測到,無蓋和密封不嚴則會使差異更大;液位檢測則顯得更加直觀,紅外液位傳感器配上橫線擋板,可以精確的檢測到被測平面是否有液體,只要將橫線延伸的平面對準最低允許液面,系統就能輕松識別出低液位的次品;整體的傳感器模塊固定在L型不銹鋼管上,外形美觀,安裝簡單,日常維護和換產調節都很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剔除機構的對應一側設有防護罩。防護罩起到保護礦物水瓶,防止水瓶在剔除過程中發生偏離。
作為優選,所述防護罩的正下方設有一接料斗,所述接料斗設有4個輪子,接料斗的箱體底部設有出水孔。該接料斗外形美觀,容量大,有四輪便于移動,且底部有出水孔,便于清洗。
作為優選,所述L型鋼管的垂直部的底部設有一用于固定鋼管的固定塊,所述距離傳感器設于L型鋼管的水平部的中間,所述光電傳感器設于L型鋼管的垂直部的頂部,所述液位傳感接收器設于光電傳感器和固定塊的中間,所述液位傳感發射器設于L型鋼管的另一側的垂直部,其中液位傳感接收器和液位傳感發射器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該系統可以連續在線檢測生成礦水過程中的漏加少加氮氣、瓶內液位過低、無蓋、密封不嚴等,并能對測量到的次品進行準確剔除;2、本系統有效減少了客訴,由于無蓋,密封不嚴等次品會導致貼標機卡標或卡瓶,本系統在前端將次品剔除出流水線,減少了貼標機意外停機,大大提高了貼標機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加氮檢測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千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千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748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