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能夠去除異味的垃圾袋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72625.6 | 申請日: | 2015-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897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商冬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儒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F1/00 | 分類號: | B65F1/00;B65F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夠 去除 異味 垃圾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塑料制品領域,涉及一種能夠去除異味的垃圾袋。
背景技術
塑料垃圾袋在盛放垃圾后容易產生異味,即使塑料袋體沒有發生破損,也不能反復使用,造成資源浪費,通過一定技術消除異味可以提高塑料垃圾袋的使用次數,節約資源,降低使用成本。
納米光觸媒是一種納米光觸媒材料,在光照下,能將大部分有機物、污染物、臭氣、細菌等氧化分解成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達到凈化環境的目的,這項技術已經用于了環境凈化、自清潔材料、新能源、高效率抗菌等多個前沿領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去除異味的垃圾袋,該垃圾袋能夠快速去除異味,凈化環境,并且可以反復利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能夠去除異味的垃圾袋,由袋體(1)和提手(2)組成,所述袋體(1)的結構包括5層,從外到內依次為內光觸媒膜層(3)、防水膜層(4)、塑料編織物層(5)、彩膜層(6)和外光觸媒膜層(7),所述提手(2)設置于袋體的開口處,并與袋體縫合在一起。
所述光觸媒膜是采用噴涂方法將納米光觸媒噴涂在防水膜和彩膜上形成的納米薄膜。
所述光觸媒是納米二氧化鈦水溶膠。
所述防水膜的厚度為10~20微米。
所述塑料編織物層是由2~4層塑料編織布粘接而成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去除異味的垃圾袋,通過在袋體內部和外表分別增設光觸媒膜,達到及時去除異味、凈化環境的目的,凈化效果好,持續時間長,不影響垃圾袋外觀;垃圾袋袋體為5層結構,防水膜起到防水防漏的目的,塑料編織物提供了較好的力學性能,彩膜賦予垃圾袋美觀的外表;該垃圾袋可以反復利用,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垃圾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垃圾袋袋體的剖視圖。
圖中,1.袋體,2.提手,3.內光觸媒膜層,4.防水膜層,5.塑料編織物層,6.彩膜層,7.外光觸媒膜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能夠去除異味的垃圾袋,由袋體(1)和提手(2)組成,所述袋體(1)的結構包括5層,從外到內依次為內光觸媒膜層(3)、防水膜層(4)、塑料編織物層(5)、彩膜層(6)和外光觸媒膜層(7),所述提手(2)設置于袋體的開口處,并與袋體縫合在一起。
所述光觸媒膜是采用噴涂方法將納米光觸媒噴涂在防水膜和彩膜上形成的納米薄膜。
所述光觸媒是納米二氧化鈦水溶膠。
所述防水膜的厚度為15微米。
所述塑料編織物層是由2層塑料編織布粘接而成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換和改進等,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儒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儒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7262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