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持氣象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72440.5 | 申請日: | 2015-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952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26 |
| 發明(設計)人: | 陸金超;劉碩航;周鵬;孫馳;才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春華信氣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W1/02 | 分類號: | G01W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春市凈月高新技***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持 氣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持氣象儀。
背景技術
目前的氣象監測儀包括監測終端和監控室,監測終端能夠監測地面風向、風速、氣溫、濕度、氣壓和降雨量中的一種或者兩種,為實現上述六種氣象參數的同時監測,一般是采用在作業環境的地面上同時架設多個所述監測終端的方案;多個所述監測終端分別通過相應的數據線將所測數據傳送回監控室的大型監控設備,大型監控設備用于實現對于所測數據的各種分析和處理。由此可見,目前的氣象監測儀龐大復雜,尤其是需要在作業現場布設多個監測終端和多條數據線,占空空間大。?而家居、戶外、野外、外場試驗、氣象、環保和農林部門,經常需要對環境氣象進行快速機動監測,且暫時不需要對所測數據進行專業和深層次的分析,上述的現有監測儀顯然無法適用,無法實現便捷的操作與應用。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持氣象儀,以方便用戶操作,實時獲取氣象參數。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方案包括:
一種手持氣象儀,其包括上殼體與下殼體,其中,上殼體與下殼體相扣合形成用于容納元器件的容納腔;上殼體的一側設置有上殼體通風孔,下殼體上設置有下殼體通風孔,上殼體通風孔與下殼體通風孔相對應,上殼體通風孔與下殼體通風孔之間設置有測風輪,測風輪上設置有風速傳感器;上殼體另一側設置有上殼體引流孔,下殼體上設置有下殼體引流孔,上殼體引流孔與下殼體引流孔相對應,上殼體引流孔大于下殼體引流孔,上殼體引流孔與下殼體引流孔之間設置有引流風扇,引流風扇配置有溫濕度傳感器;上殼體中部設置有氣壓孔,下殼體與氣壓孔對應處配置有氣壓傳感器;下殼體的一側設置有雨量傳感器;風速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氣壓傳感器、雨量傳感器均與容納腔內的印刷電路板線路連接。
所述的手持氣象儀,其中,上述上殼體上設置有顯示屏,顯示屏與印刷電路板線路連接。
所述的手持氣象儀,其中,上述下殼體一側設置有控制開關,該控制開關與印刷電路板線路連接。
所述的手持氣象儀,其中,上述上殼體一側上設置有用于與外界相連通的外接插口。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手持氣象儀,通過在上殼體與下殼體上布置風速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氣壓傳感器、雨量傳感器等傳感器,使小尺寸氣象儀成為可能,能夠同時采集地面風向、風速、氣溫、濕度和降雨量的氣象參數,方便了用戶使用,便于在例如民航機場應急氣象保障、農林環境、生態研究和監測等部門進行氣象的機動監測,獲取實時的氣象數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上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下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手持氣象儀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持氣象儀,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手持氣象儀,如圖1、圖2與圖3所示的,其包括上殼體1與下殼體2,其中,上殼體1與下殼體2相扣合形成用于容納元器件的容納腔;上殼體1的一側設置有上殼體通風孔3,下殼體2上設置有下殼體通風孔4,上殼體通風孔3與下殼體通風孔4相對應,上殼體通風孔3與下殼體通風孔4之間設置有測風輪5,測風輪5上設置有風速傳感器6;上殼體1另一側設置有上殼體引流孔7,下殼體2上設置有下殼體引流孔8,上殼體引流孔7與下殼體引流孔8相對應,上殼體引流孔7大于下殼體引流孔8,上殼體引流孔7與下殼體引流孔8之間設置有引流風扇9,引流風扇9配置有溫濕度傳感器10;上殼體1中部設置有氣壓孔11,下殼體2與氣壓孔11對應處配置有氣壓傳感器;下殼體2的一側設置有雨量傳感器12;風速傳感器6、溫濕度傳感器10、氣壓傳感器、雨量傳感器12均與容納腔內的印刷電路板線路連接。
并且上述上殼體1上設置有顯示屏13,顯示屏13與印刷電路板線路連接。上述下殼體2一側設置有控制開關14,該控制開關14與印刷電路板線路連接,用于控制手持氣象儀的開關狀態。上述上殼體1一側上設置有用于與外界相連通的外接插口15,可以將手持氣象儀獲取的氣象參數及時傳輸至數據分析中心。
當然,以上說明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列舉上述實施例,應當說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說明書的教導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顯變形形式,均落在本說明書的實質范圍之內,理應受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春華信氣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長春華信氣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724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旁瓣抑制比的保偏光纖切趾光柵
- 下一篇:分布式槽波地震數據采集記錄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