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生物法煙氣脫硫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71976.5 | 申請日: | 2015-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019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2 |
| 發明(設計)人: | 趙頦宇;束云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華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4 | 分類號: | B01D53/84;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張俊范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煙氣 脫硫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生物法煙氣脫硫控制系統,屬于煙氣脫硫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生物法煙氣脫硫的過程是將煙氣中的SO2通過吸收塔溶解于水并轉化為亞硫酸鹽、硫酸鹽;在厭氧環境及有外加碳源的條件下,硫酸鹽還原菌將亞硫酸鹽、硫酸鹽還原成硫化物;然后再好氧條件下通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將硫化物轉化為單質硫,從而將硫從系統中除去。硫化物轉化為單質硫的過程需要嚴格控制氧氣含量,同時煙氣吸收液也需要保持適當的PH值,防止吸收液的過分酸化影響后續脫硫效率,因此需要設計相應控制系統對其進行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生物法煙氣脫硫控制系統,用于控制吸收液酸度及好氧環境參數達到良好的脫硫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生物法煙氣脫硫控制系統,包括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H值傳感器、氧濃度傳感器、補水電磁閥和補氧電磁閥,所述PH值傳感器設置在厭氧生物反應器內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連接,檢測并向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發送PH值,所述氧濃度傳感器設置在沉淀池內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連接,檢測并向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發送氧濃度值,所述補水電磁閥設置于厭氧生物反應器的補水管路,所述補氧電磁閥設置于沉淀池補氧管路,所述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與補水電磁閥和補氧電磁閥連接并控制補水電磁閥和補氧電磁閥的開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厭氧生物反應器內設有過濾籠,所述PH值傳感器設置在過濾籠內。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過濾籠包括籠形金屬過濾網,所述金屬過濾網內層設置可轉動鋼刷,所述鋼刷貼于金屬過濾網內表面。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PH值傳感器距離厭氧生物反應器底面高度為厭氧生物反應器總高度的60%~70%。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獲取厭氧生物反應器內PH值以及沉淀池內氧濃度值控制補水及補氧電磁閥的開度,即使補充供水及氧氣,使厭氧生物反應器及沉淀池內反應環境達到理想水平,提升了脫硫效果;采用過濾籠隔離PH值傳感器避免傳感器探頭直接與厭氧生物反應器內渾濁的懸浮液接觸,不易發生堵塞,PH值監測靈敏度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請結合圖1,本實施例涉及的生物法煙氣脫硫控制系統,包括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PH值傳感器2、氧濃度傳感器3、補水電磁閥4和補氧電磁閥5。
硫酸鹽還原菌將亞硫酸鹽、硫酸鹽還原成硫化物的過程在厭氧生物反應器6內進行。為了防止厭氧生物反應器6內懸浮液堵塞PH值傳感器2探頭,降低其監測敏感性。在厭氧生物反應器6內設置過濾籠10,過濾籠10包括籠形金屬過濾網11,金屬過濾網11內層設置可轉動鋼刷12,鋼刷12貼于金屬過濾網11內表面。PH值傳感器2設置在過濾籠10內,PH值傳感器2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連接,檢測并向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發送PH值。PH值傳感器2距離厭氧生物反應器6底面高度為厭氧生物反應器6總高度的60%~70%。
好氧條件下通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將硫化物轉化為單質硫的過程在沉淀池7中進行。氧濃度傳感器3設置在沉淀池7內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連接,檢測并向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發送氧濃度值。厭氧生物反應器6設有補水管路8,補水電磁閥4設置在補水管路8上并在前端設置止回閥13。沉淀池7設有補氧管路9,補氧電磁閥5設置在補氧管路9上,同樣的在管路前端設置止回閥13。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與補水電磁閥4和補氧電磁閥5連接,并根據PH值傳感器2測得的PH值以及氧濃度傳感器3測得的氧濃度分別控制補水電磁閥4和補氧電磁閥5的開度,進行補水或者補氧調節,補水管路8和補氧管路9前端設置的止回閥13可防止厭氧生物反應器6或者沉淀池7內液體回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華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華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7197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