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火力發(fā)電廠給水加熱回熱系統及應用其的火力發(fā)電機組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169881.X | 申請日: | 2015-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547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鄧成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D1/50 | 分類號: | F22D1/50;F22D1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秦雪梅;謝偉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火力發(fā)電廠 給水 加熱 系統 應用 火力發(fā)電 機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火力發(fā)電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給水加熱回熱系統及應用其的火力發(fā)電機組。
背景技術
火力發(fā)電是利用化石燃料在鍋爐中燃燒產生的熱量生產過熱蒸汽,并用于汽輪發(fā)電機組發(fā)電的發(fā)電技術。目前,我國電源結構中,火電設備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75%以上,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煤電發(fā)電量的比例仍將維持在較高的比例。
熱力系統是火電廠實現熱功能換熱力部分的工藝系統,通過熱力管道及閥門將各主、輔熱力設備有機地聯系起來,以在各種工況下能安全、經濟、連續(xù)地將燃料的能量轉換成機械能最終轉變?yōu)殡娔堋6責嵯到y既是汽輪機熱力系統的基礎,也是全廠熱力系統的核心,對機組和電廠的熱經濟性起決定性的作用。
一般地,火力發(fā)電機組的主給水系統通常采用高壓加熱一級升壓的回熱系統,通過主給水泵升壓到省煤器要求的進口壓力,然后再經過高壓加熱器等加熱到省煤器要求的進口溫度,以滿足鍋爐給水的要求。但是,該系統加熱器側管道壓力高,給水泵出口至省煤器進口一直都是高壓系統,隨著機組參數的提高,高壓加熱器管側的壓力也越來越高,導致須增加高壓加熱器水室及主給水管道的厚度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從而造成設備及管道加工及制造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火力發(fā)電機組主給水系統的回熱系統高壓加熱器管側壓力高,管道厚度大,高壓加熱器加工及制造困難的問題,提供一種高壓加熱器管側設計壓力降低、系統簡單,設備荷重小的火力發(fā)電廠給水加熱回熱系統及應用其的火力發(fā)電機組。
一種火力發(fā)電廠給水加熱回熱系統,包括給水管道,所述火力發(fā)電廠給水加熱回熱系統還包括給水泵組件、高壓加熱器及與鍋爐的省煤器連通的升壓泵,所述給水泵組件、高壓加熱器及升壓泵沿給水方向依次設置于所述給水管道上。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火力發(fā)電廠給水加熱回熱系統還包括除氧組件,所述除氧組件包括除氧器及水箱,所述除氧器與所述水箱連通,所述水箱通過所述給水管道與所述給水泵組件連通。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給水泵組件包括給水泵前置泵及主給水泵,所述給水前置泵的進水口與所述水箱連通,出水口與所述主給水泵的進水口連通。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高壓加熱器至少為一個,所述高壓加熱器的進水端與所述給水單元連通,出水端與所述升壓泵連通。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高壓加熱器為多個,多個所述高壓加熱器之間的連接方式為串聯和/或并聯。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火力發(fā)電廠給水加熱回熱系統還包括蒸汽冷卻器,所述高壓加熱器的出水端與所述蒸汽冷卻器的進水端連通,所述蒸汽冷卻器出水端與所述升壓泵連通。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蒸汽冷卻器為外置式蒸汽冷卻器。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蒸汽冷卻器至少為一個,所述蒸汽冷卻器之間的連接方式為串聯和/或并聯。
一種火力發(fā)電機組,所述火力發(fā)電機組包括上述的火力發(fā)電廠給水加熱回熱系統。
上述火力發(fā)電廠給水加熱回熱系統及應用其的火力發(fā)電機組,通過給水泵組件與升壓泵的二級升壓,減小了從給水泵組件至升壓泵之間的管道壓力,降低了給水管道的厚度,避免了給水管道應力集中而開裂的問題,且降低了高壓加熱器的制造與加工難度,節(jié)約了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火力發(fā)電廠給水加熱回熱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6988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