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合機械化插秧的水稻育苗開閉式大棚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20168368.9 | 申請日: | 2015-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989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興漢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興漢 |
| 主分類號: | A01G9/14 | 分類號: | A01G9/14 |
| 代理公司: | 鞍山大千專利事務所 21110 | 代理人: | 聶振峽 |
| 地址: | 114228 遼寧省鞍山***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合 機械化 插秧 水稻 育苗 開閉 大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適用于水稻機械化插秧的農(nóng)業(yè)設施,特別涉及一種適合機械化插秧的水稻育苗開閉式大棚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進步,農(nóng)業(yè)設施水稻大棚育苗得到廣泛的發(fā)展及應用,但在現(xiàn)有技術中水稻大棚育苗是一種采用一塊棚膜覆蓋的結構形式,當大棚內水稻育苗播種后需要放風降溫、排濕時,只能采用從大棚四周與地面接觸處將大棚膜揭開進行通風換氣以實現(xiàn)降溫排濕。這種換氣排濕的方法存在:由于春季大棚外冷空氣直接吹到棚內的水稻播種育苗的秧盤上,會給水稻秧苗的整個生長期造成影響:1、大棚內水稻苗的生長前期需要排濕降溫時,由于冷空氣直接吹到水稻秧苗上,造成其土壤溫度和地表面氣溫急劇下降,導致在通風的時段稻苗停止生長;如果當放風口的大小及放風時間長短掌握不當還會造成放風口處的稻苗萎蔫,嚴重是會致稻苗枯死。2、在大棚內水稻苗生長后期的插秧前10~15天時,棚外的氣溫比較高,必須大通風和晝夜通風煉苗時還會造成:a、在澆水和施肥時使棚內噴灌設備的噴頭噴出的水霧被放風口的風吹回,使放風口處的稻苗澆不到水和肥,莖葉和根系生長停止,如果不在棚外另設澆水設施人工補水,或補水不及時就會使莖葉根系萎蔫影響生長或致秧苗旱死;b、采用從大棚四周放地面風的方式,棚內秧苗盤澆水后的土壤風干速度快,水稻苗的根系在較旱的盤土壤內不能生長伸長而導致盤根不好,使稻苗的根系生長和莖葉生長不能同步進行,造成莖葉和根系無法達到機械插秧的標準,導致成苗率低、損苗率高等缺陷。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為解決水稻機械化插秧的育苗,提供一種適合機械化插秧的水稻育苗開閉式大棚結構。
本實用新型適合機械化插秧的水稻育苗開閉式大棚結構內容簡述:
本實用新型適合機械化插秧的水稻育苗開閉式大棚結構,其特征在于:是由拱梁、橫梁、頂棚膜壓槽、通風口、弓卡、壓槽固定器、地圍膜和頂棚膜構成,由橫向設置的橫梁、頂棚膜壓槽及縱向設置的拱梁組成開閉式育苗大棚的框架,弓卡設置在拱梁與橫梁的交匯處,壓槽固定器設置在拱梁與頂棚膜壓槽的交匯處,在框架底部橫向的兩側設有地圍膜,地圍膜的上端與橫梁固定連接,在框架的頂部設有頂棚膜;頂棚膜壓槽呈燕尾槽形狀,頂棚膜的兩端中下部分別與兩側的頂棚膜壓槽固定連接,通風口設置在橫梁與頂棚膜壓槽之間。
適合機械化插秧的水稻育苗開閉式大棚結構,是由拱梁、橫梁、通風口、弓卡、地圍膜、頂棚膜和工字架構成,由橫向設置的橫梁及縱向設置的拱梁組成開閉式育苗大棚的框架,弓卡設置在拱梁與橫梁的交匯處,工字架設置在拱梁與橫梁的交匯處,頂部的橫梁與工字架底部固定連接,在框架底部橫向的兩側設有地圍膜,地圍膜的上端與橫梁固定連接,在框架的頂部設有頂棚膜,通風口設置在兩道橫梁之間。
通風口距地面高度為1~1.2米。
本實用新型適合機械化插秧的水稻育苗開閉式大棚結構,在水稻秧苗的秧齡期使稻苗的根系與莖葉同步進行生長,使根系生長形成龐大的根群緊緊的相連在一起,可使機械插秧起苗及向插秧機上放苗時都不會斷根,機械插秧后都會整齊一致,不缺穴、不斷壟,確保一次插秧保全苗,一次播種保成苗率達100%。
附圖說明
圖1是適合機械化插秧的水稻育苗開閉式大棚結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適合機械化插秧的水稻育苗開閉式大棚結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工字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拱梁、2是橫梁、3是頂棚膜壓槽、4是通風口、5是弓卡、6是壓槽固定器、7是地圍膜、8是頂棚膜、9是工字架。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適合機械化插秧的水稻育苗開閉式大棚結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下面結合附圖作具體說明。
實施例1
見圖1,適合機械化插秧的水稻育苗開閉式大棚結構,是由:拱梁1、橫梁2、頂棚膜壓槽3、通風口4、弓卡5、壓槽固定器6、地圍膜7和頂棚膜8構成,由橫向設置的橫梁2、頂棚膜壓槽3及縱向設置的拱梁1組成開閉式育苗大棚的框架,弓卡5設置在拱梁1與橫梁2的交匯處,壓槽固定器6設置在拱梁1與頂棚膜壓槽3的交匯處,在框架底部橫向的兩側設有地圍膜7,地圍膜7的上端與橫梁2固定連接,地圍膜7的下端用泥土壓緊在地面上,在框架的頂部設有頂棚膜8;頂棚膜壓槽3呈燕尾槽形狀,頂棚膜8的兩端中下部分別與兩側的頂棚膜壓槽3固定連接,底部沿地圍膜7的外部用泥土壓實固定在地面上;通風口4設置在橫梁2與頂棚膜壓槽3之間,通風口4下端距地面高度為1~1.2米。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興漢,未經(jīng)楊興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6836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植保輸液釘
- 下一篇:一種用于溫室大棚的種植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