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壓預緊式堵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64985.1 | 申請日: | 2015-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731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小波;張曉云;楊智淳;于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K1/00 | 分類號: | F16K1/00;F16K1/36;F16K3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錫麟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預緊式堵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閥門裝置技術,具體是一種液壓預緊式堵閥。
背景技術
堵閥是火電站進行水壓試驗的關鍵部件之一,其中的堵板在實驗前需要手動預緊,現有的市場上以及國家規范(GB/T?29462‐2012)中所推薦的結構均采用螺釘預緊的方式,由于電站堵閥相對于普通管道的閥門具有體積大、重量大的特點,且由于操作空間有限,需要使用專門扳手進行預緊,所以操作上有嚴格的要求。相應的操作工具也需要專門的妥善保存。
經過現有的技術檢索發現,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3395222U,公告日:20140115,公開了一種新型堵閥,從其摘要附圖中得知其仍采用螺栓預緊的方式,與國家標準的推薦結構大致相同,只是結構較為緊湊。
經過現有的技術檢索發現,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3189721U,公告日20130911,公開了一種改進的堵閥結構,即在國家標準推薦結構的基礎上在堵板與壓板之間設置調節螺栓、固定螺栓和預緊螺栓,在堵板內設置與固定螺栓相配合的限位孔,利用杠桿原理,達到省力的效果。
上述技術中,調節螺栓為普通螺栓,操作時無需實用專用扳手,雖然簡化了操作步驟,但由于閥門堵板大,采用螺栓預緊方式所需預緊力大,受結構尺寸的限制,省力有限,并且增加了頂板和堵板之間螺栓的數目,導致制造成本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液壓預緊式堵閥,能夠利用液壓放大的原理,結合螺紋調節的特點,不僅實現了調節位置的優化,還大大減小了手動調節所需的力,簡便可靠。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頂板以及與之相對平行設置的堵板,其中:頂板或堵板上設有徑向液壓調節裝置,堵板和頂板之間設有軸向液壓調節裝置,徑向液壓調節裝置與軸向液壓調節裝置相連通。
所述的徑向液壓調節裝置包括:徑向閥套、活動設置于徑向閥套內的徑向閥芯以及與徑向閥芯相連的預緊螺栓。
所述的軸向液壓調節裝置包括:固定設置于頂板或堵板上的軸向閥套以及對應固定設置于堵板或頂板上的軸向閥芯。
技術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利用液壓放大的原理,結合螺紋調節的特點,不僅實現了調節位置的優化,還大大減小了手動調節所需的力,簡便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頂板、3堵板、5徑向閥套、6徑向閥芯、7調節螺栓、8軸向閥套、9軸向閥芯、10通孔、11軸向閥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頂板1以及與之相對平行設置的堵板3,其中:頂板1上設有徑向液壓調節裝置2,堵板3相對頂板1一側設有軸向液壓調節裝置4,徑向液壓調節裝置2與軸向液壓調節裝置4相連通。
所述的徑向液壓調節裝置2包括:徑向閥套5、活動設置于徑向閥套5內的徑向閥芯6以及與徑向閥芯6相連的預緊螺栓7。
所述的軸向液壓調節裝置4包括:固定設置于頂板1上的軸向閥套8以及對應固定設置于堵板3上的軸向閥芯9。
所述的軸向閥套8和軸向閥芯9構成的軸向空腔與徑向閥套5和徑向閥芯6構成的徑向空腔連通,空腔11內設有工質。
所述的連通通過設置于軸向閥套8和徑向閥套5上的通孔10實現。
所述的徑向閥芯6的截面積小于軸向閥芯9的截面積。
所述的軸向閥套8和軸向閥芯9與堵板3為一體化結構,或軸向閥套8和軸向閥芯9與頂板1為一體化結構。
所述的軸向閥芯9的截面積大于徑向閥芯6的截面積,優選為所述的軸向閥芯9的截面積為徑向閥芯6的2.5倍,相應的預緊力減少6.25倍。
本實用新型采用液壓的原理,將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轉換成向橫向擴張的運動,從而實現操作上的簡便,同時采用液壓放大的原理減小所需的預緊力。
使用時,將閥芯吊入閥套前,松開螺紋預緊螺栓7,兩塊板適當向中間靠近;在液壓油的作用下迫使軸向閥芯9向外擴張,堵板3和頂板1互相分開,待定位好后從上方轉動螺紋預緊螺栓7,徑向閥芯6向下移動,從而實現堵板3和頂板1對閥座的預緊。預緊螺栓7需要實現自鎖的效果,故而在設計中采用了螺紋的結構。由于螺紋裝置省力的特性,更是進一步減少了所需的預緊力。頂板1和堵板3之間空隙小,從而實現了該堵閥結構緊湊,并且調節方便的特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649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