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煙氣收塵脫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63338.9 | 申請日: | 2015-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438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成;李文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建水德福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亞太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2 | 分類號: | B01D4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麗 |
| 地址: | 654308 云南省紅***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氣 收塵 脫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除塵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煙氣收塵脫水裝置。
背景技術
在冶金及化工領域煙氣的處理至關重要,此類煙氣中通常含有大量的煙塵及水份。傳統煙氣收塵設備無論是采用電收塵還是布袋收塵來處理,這樣的煙氣對設備都非常的不利。煙氣中大量的煙塵及水份不僅會影響離子的帶電性,還會加快設備的腐蝕氧化性,給電收塵工序帶來嚴重的危害,同時容易導致管道堵塞,降低了設備的開動率,嚴重影響了生產進行;對布袋收塵器來說水份會導致布袋糊袋、破袋現象,嚴重影響了布袋的收塵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布袋的使用壽命。因此需要一種煙氣收塵脫水裝置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煙氣收塵脫水裝置。該裝置既能去除煙氣中的粉塵,又能降低煙氣中的含水率,進一步提高了收塵工序的收塵效率,有效解決了傳統煙氣收塵器使用壽命短及收塵效率低的難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煙氣收塵脫水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有隔板,所述的隔板將殼體分隔為兩個頂部相通的排煙室和凈煙室;所述的凈煙室頂部設有煙氣進管,底部設有灰漿排口,側壁設有進水管和排水管;所述的排煙室頂部設有煙氣出管,底部設有排水管。
較優的,所述凈煙室側壁上設有液位觀察口。
較優的,所述的進水管、排水管和灰漿排口處還設有截止閥。
較優的,所述液位觀察口由玻璃或透明PC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煙氣收塵脫水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既能去除煙氣中的粉塵,又能降低煙氣中的含水率,有效解決了傳統煙氣收塵器使用壽命短及收塵中管道易堵塞的難題,極大提高了收塵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煙氣收塵脫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排煙室,3-煙氣出管,4-煙氣進管,5-凈煙室,6-進水管,7-液位觀察口,8-排水管,9-灰漿排口,10-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的一種煙氣收塵脫水裝置,該煙氣收塵脫水裝置包括殼體1,殼體1內設有隔板10,隔板10將殼體1分隔為兩個頂部相通的排煙室2和凈煙室5;凈煙室5頂部設有煙氣進管4,底部設有灰漿排口9,側壁設有進水管6和排水管8;排煙室2頂部設有煙氣出管3,底部設有排水管8。凈煙室5側壁上設有液位觀察口7。進水管6、排水管8和灰漿排口9處還設有截止閥。用以保證液位高度。液位觀察口7由玻璃或透明PC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煙氣通過煙氣進口進入到煙氣收塵脫水裝置中,含塵含水的煙氣流速下降、流向發生改變,且煙氣與水面相接觸,靠含塵含水煙塵自身重力及水表面張力的作用實現粉塵、水及煙氣相分離的過程。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煙氣通過煙氣進管4進入到煙氣收塵脫水裝置的凈煙室5中,通過進水管6往煙氣收塵脫水裝置凈煙室5中加入適量的水。當含塵含水煙氣進入凈煙室5中時,煙氣的流速下降、流向發生改變,且煙氣會與水相接觸,通過含塵含水煙氣自身重力及水表面張力的作用來脫出煙氣中的煙塵及水分,實現煙氣收塵脫水。通過液位觀察口7來判斷水位,當裝置中水位過高時,通過兩側的排水管8放出多余的水,當產生過多的煙塵泥時,通過灰漿排口9放出塵泥。處理完畢的煙氣進入排煙室2,通過煙氣出管3排出,完成煙氣收塵脫水過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建水德福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亞太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未經建水德福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亞太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6333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