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生物載體凈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62021.3 | 申請日: | 2015-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294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05 |
| 發明(設計)人: | 蔡天成;溫文科;吳建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粵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吳澤群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東新區臨港***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生物 載體 凈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生態修復和景觀水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微生物載體凈水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河道及湖泊流域不合理開發活動的加劇,使得我國近年來水生態系統紊亂及水質惡化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全國性的富營養化現象已經產生,水環境質量和功能遭到破壞。水體富營養化是指氮、磷等植物性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湖泊、海灣等相對封閉、水流緩慢的水體,引起藻類和其他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導致水體透明度和溶解氧下降,水質惡化,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體生態系統和水功能受到阻礙和破壞的現象。微生物作為淡水湖泊生態系統的分解者和食物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是降解廢物、廢水的主力軍。例如光合細菌能夠利用水中殘留的有機物(如H2S、NH3等)作為氫的供體進行光合作用,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質,起到凈化水質、相對提高溶解氧、控制水體富營養化的目的。
當水體溶解氧底且有機碎屑多時,污染比較嚴重時,水體缺乏能降解污染物的微生物。此時可采用該法進行修復,一般有兩種方式:(1)向水體投放營養物質和曝氣增氧的方式促進土著降解菌的生長;(2)向水體中引入高效降解菌。如德國的薩爾河、英國的泰晤士、美國的密西西比河等采用曝氣增氧方式,有效地控制黑臭,提高河流的生物量;福州白馬之河、香港城內河通過在河流中安裝曝氣裝置,明顯改善水質。
將微生物載體直接投入水底。微生物載體選材局限于沉水性的,而浮水性微生物載體不能使用;當水體深度1-2m,則不利于凈化中上層水體;當水體上中下層溶解氧不一樣,且下層低溶解氧時,微生物載體中微生物種類缺乏多樣性,以厭氧菌為主,不利于凈化水體;分散于水底,不易集中移動凈化位置或回收;用網袋包裹微生物載體,制成團狀微生物載體包,投入水底,雖然方便集中回收,但微生物載體呈團狀沉于水底,不利于凈化中上層水體,低溶氧量時微生物載體中微生物種類缺乏多樣性;而炭素纖維、阿科蔓成本較高,沸石類、陶瓷材料類表比面積較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微生物載體凈水裝置,表比面積較大,取材方便,成本低,可以凈化上中下層水體,微生物物種多樣性高,且微生物載體由網袋包裹,方便移動和回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微生物載體凈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網袋將微生物載體包裹成的柱狀載體,所述柱狀載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通過牽引繩與浮體和基座相連。
其中,所述微生物載體為顆粒椰殼炭、顆粒竹炭、顆粒木炭、顆粒果殼炭、顆粒復合活性炭和玉米芯中的一種或多種。
其中,所述微生物載體經微生物菌液浸泡處理過。
其中,所述柱狀載體的高度為水深的60-95%。
其中,當所述柱狀載體的浮力大于或等于其重力時,所述基座重力與浮力之差大于所述柱狀載體的浮力與重力之差;當所述柱狀載體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時,所述浮體重力與浮力之差大于所述柱狀載體的浮力與重力之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顆粒椰殼炭、顆粒竹炭、顆粒木炭、顆粒果殼炭、顆粒復合活性炭、玉米芯作為微生物載體,成本較低,而且表比面積較大
2)把微生物載體包裹成為柱狀載體,利用基座重力和浮體的浮力作用,使柱狀載體豎直于水下,有利于微生物載體與上下層污染水體接觸。
3)當水體上中下層溶解氧不一樣時,下層微生物載體微生物以厭氧菌為主,上層微生物載體微生物以好氧菌為主,增加水體微生物多樣性,有利于凈化水體。
4)微生物載體包裹成為柱狀載體,方便人工隨意移動位置和回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柱狀載體,11-網袋,12-微生物載體,2-浮體,3-基座,4-牽引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微生物載體凈水裝置,包括用網袋11將微生物載體12包裹成的柱狀載體1,所述柱狀載體1的頂部和底部分別通過牽引繩4與浮體2和基座4相連。微生物載體12事先經微生物菌液浸泡處理過,可以選用顆粒椰殼炭、顆粒竹炭、顆粒木炭、顆粒果殼炭、顆粒復合活性炭和玉米芯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粵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粵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6202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冷卻循環水智能電磁防垢裝置
- 下一篇:一種選育馴化人工濕地植物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