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效水幕除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58960.0 | 申請日: | 2015-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226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05 |
| 發明(設計)人: | 程齊;張克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程齊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火炬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8 | 代理人: | 李福義 |
| 地址: | 110042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水幕 除塵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除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高效水幕除塵器。
背景技術
目前,除塵器大多選用文氏管除塵器,文氏管除塵器主要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1、氣體的溫度過高(沒有冷卻裝置),使一部分沒有得到充分凈化的含塵氣體由高溫氣體帶出除塵系統外。由于氣體的溫度過高所以當含塵氣體進入文氏管除塵器時使含塵氣體得到了加速經過水幕,因而使除塵效率降低,使一部分氣體被排出污染了空氣。
2、風機的功率過大:由于風機的功率過大而切是高壓風機,使含塵氣體在除塵器內快速通過得不到應有的除塵效率。
3、文氏管為鐵制:鐵制的文氏管使用一段時間后會生成污垢,污垢會阻礙氣體的流通從而影響除塵效率。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水幕除塵器。
本實用新型高效水幕除塵器包括水幕除塵器包括管道、旋風除塵器、水幕除塵器、污水泵和污泥傳送器,管道連接旋風除塵器的進風口、旋風除塵器的出風口連接水幕除塵器入口,水幕除塵器經污水泵的出口連接污泥傳送器的入口,達標氣體經風機進入排氣管排放。
所述的水幕除塵器包括粉塵輸送管道、罐體、噴嘴支架、水霧噴嘴、膜片、空氣輸送管道、閥門、彎頭、粉塵輸送管道和除塵器支座,其中粉塵輸送管道連接罐體入口,水霧噴嘴下方設置有膜片,罐體上端設置氣體出口,下端設置污泥出口,達標氣體經空氣輸送管道連接罐體氣體出口。罐體污泥出口通過彎頭連接污泥輸送管道,污泥輸送管道設置有閥門、罐體底設置有除塵器支座。
所述的旋風除塵器出口管道連接水幕除塵器粉塵輸送管道。
所述的噴嘴支架為環形管路。
所述的膜片能夠使水附著在上面,形成水膜。
所述的膜片至少為七個,且距離噴嘴支架高度不同。
所述的膜片通過支架安裝在噴嘴支架上。
所述的膜片為半圓球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水霧噴嘴形成第一道除塵或脫硫,通過膜片形成傘狀水膜,形成第二道除塵或脫硫,經過兩道除塵裝置,除塵效率高,除塵效果好。2、除塵過程速度合理,除塵效率高。3、該除塵裝置全部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這樣能使系統的維修少,壽命長,從而保證了系統的正常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管道、2粉塵輸送管道、3罐體、4噴嘴支架、5水霧噴嘴、6膜片、7空氣輸送管道、8閥門、9彎頭、10污泥輸送管道、11除塵器支座、12污水泵、13污泥傳送器、14旋風除塵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水幕除塵器包括管道1、旋風除塵器14、水幕除塵器、污水泵12和污泥傳送器13,管道1連接旋風除塵器14的進風口、旋風除塵器14的出風口連接水幕除塵器入口,水幕除塵器經污水泵12的出口連接污泥傳送器13的入口,達標氣體經風機進入排氣管排放。
所述的水幕除塵器包括粉塵輸送管道2、罐體3、噴嘴支架4、水霧噴嘴5、膜片6、空氣輸送管道7、閥門8、彎頭9、粉塵輸送管道2和除塵器支座11,其中粉塵輸送管道2連接罐體3入口,水霧噴嘴5下方設置有膜片6,罐體3上端設置氣體出口,下端設置污泥出口,達標氣體經空氣輸送管道7連接罐體3氣體出口。罐體3污泥出口通過彎頭9連接污泥輸送管道10,污泥輸送管道10設置有閥門8、罐體3底設置有除塵器支座11。
所述的旋風除塵器14為常規現有技術,在此不再累述。
所述的旋風除塵器14出口管道連接水幕除塵器粉塵輸送管道2。
所述的噴嘴支架4為環形管路。
所述的膜片6能夠使水附著在上面,形成水膜。
所述的膜片6至少為七個,且距離噴嘴支架4高度不同。
所述的膜片6為半圓球形。
所述的膜片6通過支架安裝在噴嘴支架4上。
所述的水霧噴嘴5內的水通過噴嘴支架4內管道連接自來水。采用現有技術微電腦控制自來水的流量,使膜片6上附著一層薄薄的水膜,并經過膜片6形成傘狀水膜網。
該實用新型是工作原理:管道1連接旋風除塵器14,經過旋風除塵器14進入水幕除塵器粉塵輸送管道2,在水幕除塵器中,通過環形噴嘴支架4朝向罐體內壁噴水霧形成第二道除塵,支架平面開大小均勻的孔形成第三道除塵,水由孔噴出使罐體內壁形成水膜。這樣使旋風而入的含塵氣體得到一部分凈化。在罐體中的上端設置多個有微機控制專有噴向膜片6的水柱形成第一道除塵,本實施例中微機控制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累述,在罐體中產生水霧。水霧凝成水后,再經設置不同高度多層能使噴淋水形成多層水膜的膜片6,這樣的多層水膜可以降低氣體的溫度撲捉粉塵,防止了高溫氣體攜塵外逸。而且氣體在罐體中由下到上螺旋運動的,這樣增加了氣體與水的接觸,可以提高除塵效率,除塵效率可達到99%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程齊,未經程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5896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