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底部回氣的奶瓶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57564.6 | 申請日: | 2015-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7450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5-11-11 |
| 發明(設計)人: | 盧偉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盧偉志 |
| 主分類號: | A61J9/04 | 分類號: | A61J9/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肖軍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底部 奶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底部回氣的奶瓶。
背景技術
現有奶瓶的回氣口一般設置在奶嘴上,離出奶孔較近,小孩在喝奶時容易將從回氣口中進入的空氣吸至出奶孔處進而被小孩吸入腹中,引起小孩漲肚和吐奶的現象;同時,現有的奶瓶大都采用塑料瓶身,在高溫浸泡下容易析出有害物質,不易于小孩的健康成長。為此,有必要對現有的奶瓶進行結構上的改進設計。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底部回氣的奶瓶。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底部回氣的奶瓶,包括瓶身和具有彈性的包底,包底用于包裹瓶身底部,所述瓶身底部設置有通孔,所述包底上對應通孔的位置設置有單向閥。
所述瓶身于其側部下端設有一環形凹槽。
所述包底呈桶狀,其頂部開口處橫截面面積小于底部。
所述包底的底部內側設置有一向上突起的定位密封柱,定位密封柱包括一呈圓臺形的下部、一呈圓柱體形的中部和一呈圓臺形的上部,中部直徑最小;定位密封柱內設置有一進氣孔,該進氣孔延伸至包底外,所述單向閥安裝在進氣孔內;所述通孔與定位密封柱相匹配。
所述瓶身采用玻璃材質制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結構的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瓶身底部設置通孔和包底,實現在奶瓶使用時從瓶身底部回氣,可徹底避免小孩在吃奶時吸入空氣的情況發生,防止小孩漲肚或吐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效果顯著。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底部回氣的奶瓶,包括瓶身1和具有彈性的包底2,包底2用于包裹瓶身1底部,瓶身1底部設置有通孔,包底2上對應通孔的位置設置有單向閥4;瓶身1采用玻璃材質制作,使得瓶身1在使用過程中不會析出有害物質。采用上述結構的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瓶身1底部設置通孔和包底2,實現在奶瓶使用時從瓶身1底部回氣,可徹底避免小孩在吃奶時吸入空氣的情況發生,防止小孩漲肚或吐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效果顯著。
如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包底2與瓶身1的具體連接密封結構如下:包底2采用硅膠材料制作,瓶身1于其側部下端設有一環形凹槽5;包底2呈桶狀,其頂部開口處橫截面面積小于底部,包底2內側壁可外翻,在組裝時先將包底2內側壁外翻,然后將包底2底部與瓶身1底部貼合,然后再將包底2的內側壁復原,即可實現包底2與瓶身1的連接,包底2上小下大可提高包底2與瓶身1的貼合程度,提高密封效果。包底2的底部內側設置有一向上突起的定位密封柱,定位密封柱包括一呈圓臺形的下部61、一呈圓柱體形的中部62和一呈圓臺形的上部6,中部62直徑最小;定位密封柱內設置有一進氣孔3,該進氣孔延伸至包底2外,單向閥4安裝在進氣孔3內;通孔與定位密封柱相匹配。通過定位密封柱的上部6和下部61對通孔的邊緣進行擠壓卡緊,起到對包底2與通孔連接處密封的效果;該結構密封效果極佳。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實施方案。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設定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盧偉志,未經盧偉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575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奶瓶中空把手
- 下一篇:一種母排及包括該母排的密集型絕緣母線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