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視多用途吸痰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54476.0 | 申請日: | 2015-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850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2 |
| 發明(設計)人: | 肖曉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肖曉山 |
| 主分類號: | A61M25/00 | 分類號: | A61M25/00;A61M16/04;A61B1/267;A61B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國 |
| 地址: | 510317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視 多用途 吸痰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視多用途吸痰管。
背景技術
氣管插管術和支氣管插管術是臨床麻醉或急救常用的技術。為確保已行氣管插管病人的有效氧合、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積蓄、以進行有效的人工或機械通氣及便于吸入全身麻醉藥的應用,氣管內吸痰是重要措施之一。
氣管內吸痰是一種侵入性操作,需用專門的導管將氣管內痰液或血液及異物用機械吸引的方法抽出。由于吸痰管只能盲插,而在吸痰操作時,容易碰觸氣管壁,吸痰時的負壓容易造成氣道損傷出血,如導管插入過深,又極易引起氣管黏膜的機械損傷而導致黏膜潰瘍出血,氣道狹窄甚至阻塞,從而增加病人的額外創傷及經濟負擔。如何攻克上述難題,成為一大技術瓶頸。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成本低、操作方便、用途廣、可視化的既可協助氣管導管進行插管又可在插管動作完成后用于監測判斷氣管導管的位置,以及還可用于氣管導管內吸痰,且可全程在可視監測下進行吸痰及異物清除,最大限度避免了由于盲目抽吸操作造成氣管黏膜的機械損傷的可視多用途吸痰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可視多用途吸痰管,包括具有中空內腔的管體,該管體前端設有與所述中空內腔連通的中空開口;其還包括設置在管體尾端的吸引接頭、視頻接頭,以及設置在管體前端的與所述視頻接頭連接的微型攝像裝置,在所述吸引接頭內設有吸引接頭內腔并且該吸引接頭內腔與所述中空內腔連通形成一個活動空腔,一內芯一端伸入活動空腔內并能夠在活動空腔上活動。
所述內芯由可塑型材料制成。
所述管體由柔軟醫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在所述管體內設有數據線,所述視頻接頭通過數據線與所述微型攝像裝置連接。
在所述管體表面設有刻度。
所述內芯直徑為1.4-1.6毫米。
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芯直徑為1.5毫米。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故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借助微型攝像裝置,并通過視頻接頭連接到視頻設備,可以實時觀測到氣道內的情況。通過微型攝像裝置監測判斷導管位置及觀察滯留在呼吸道粘膜部位的分泌物、異物及血液等情況,并通過活動空腔作吸引清除。本實用新型的可視多用途吸痰管在全麻或急救時行氣管插管時將其置入氣管導管中塑型,便于插管,當氣管插管成功后可撥出內芯,留下帶有微型攝像裝置的管體用以監測、判斷導管位置及觀察滯留在呼吸道粘膜部位的分泌物、異物及血液等情況,并通過由吸引接頭內腔與中空內腔連通形成的活動空腔作吸引清除。另外,由于內芯由可塑形材料制成,可以任意彎曲塑形,故使得氣管插管或者雙腔支氣管插管頭端塑形,便于插入聲門。本實用新型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用途廣、可視化等效果。
總之,本實用新型的可視多用途吸痰管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用途廣、可視化等特點。它既可協助氣管導管進行插管又可在插管動作完成后用于監測判斷氣管導管的位置,以及還可用于氣管導管內吸痰,且可全程在可視監測下進行吸痰及異物清除,最大限度避免了由于盲目抽吸操作造成氣管黏膜的機械損傷。
在結合附圖閱讀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后,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一個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應當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僅僅限于此。
參閱圖1,一種可視多用途吸痰管,包括具有中空內腔6的管體1,該管體1前端設有與所述中空內腔6連通的中空開口4,管體1由柔軟醫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實施方式的可視多用途吸痰管還包括設置在管體1尾端的吸引接頭3、視頻接頭2,以及設置在管體1前端的微型攝像裝置5,視頻接頭2通過數據線7與所述微型攝像裝置5連接。在所述吸引接頭3內設有吸引接頭內腔9并且該吸引接頭內腔9與所述中空內腔6連通形成一個活動空腔,一內芯8一端伸入活動空腔內并能夠在活動空腔上活動。
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可在所述管體1表面設有刻度。所述內芯8由可塑型材料制成,內芯8直徑為1.4-1.6毫米,如內芯8直徑為1.5毫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肖曉山,未經肖曉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544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