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混合器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51005.4 | 申請日: | 2015-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325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恒;潘永傳;趙紅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西港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25/00 | 分類號: | F02M25/00 |
| 代理公司: | 濰坊正信專利事務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譽虎 |
| 地址: | 261061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合器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天然氣發動機用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混合器總成。
背景技術
現階段,滿足國五排放的天然氣發動機大多采用稀薄燃燒技術路線,為達到歐六排放法規需要采用理論空燃比技術路線。使用理論空燃比的天然氣發動機在工作時,缸蓋內燃燒溫度非常的高,熱負荷非常大,進而導致使用傳統材料制造的缸蓋無法保證天然氣發動機的正常工作(會出現裂紋),同時,燃燒后廢氣溫度也非常的高,通過排氣管直接排放,會影響排氣管的使用壽命。
此外,廢氣直接排放,從而燃燒不充分的天然氣,會大大增加氮氧化物的排放,污染環境。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合器總成,達到降低發動熱負荷和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合器總成,包括設置于進氣管內的混合器本體,所述混合器本體內設有一供氣體流動的氣道,所述混合器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空氣進入口和混合氣排出口,所述混合器本體的外表面上設有凹進所述混合器本體內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與所述進氣管形成天然氣氣腔,所述第二凹槽與所述進氣管形成廢氣氣腔;
與所述第一凹槽對應位置的所述混合器本體上環形環列有若干均與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氣道連通的第一天然氣進氣孔,位于所述第一天然氣進氣孔兩側的所述混合器本體上均設有至少一根與所述第一凹槽連通并貫穿所述氣道的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設有若干與所述氣道連通的第二天然氣進氣孔;
與所述第二凹槽對應位置的所述混合器本體上環形陣列有若干呈列設置且均與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氣道連通的第一廢氣孔;與所述第二凹槽對應位置的所述混合器本體上設有與所述第二凹槽連通并貫穿所述氣道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上設有若干與所述氣道連通的第二廢氣孔。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空氣進入口。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第一支管與所述混合器本體過盈配合。
作為再進一步的改進,相鄰兩所述第一支管交叉設置。
作為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第二天然氣進氣孔的開孔方向與氣體流動的方向垂直設置。
作為又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第二支管包括兩對稱且傾斜設置的連接板,靠近所述空氣進入口的兩所述連接板端部設有一向所述空氣進入口凸出的第一弧形部,兩所述連接板的另一端設有向所述混合氣排出口凸出的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半徑大于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半徑;所述第二廢氣孔設置于所述連接板上。
作為又進一步的改進,相鄰兩列的所述第一廢氣孔錯開設置。
作為又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混合器本體的外表面上設有若干凹進所述混合器本體并用于約束密封圈的缺口;所述混合器本體與所述進氣管之間為間隙配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第二凹槽與進氣管形成廢氣氣腔,從而燃燒后的廢氣,重新引入廢氣氣腔實現廢氣再循環,之后經第一廢氣孔進入氣道內部并與空氣和天然氣混合而成的混合氣混合進入發動機燃燒,有效降低了熱負荷,使缸蓋內燃燒溫度降低,保護了缸蓋和排氣管,保證了天然氣發動機正常工作,而且,燃燒過的廢氣進行了二次燃燒,避免了天然氣燃燒不充分的問題,進而減少了氮氧化物的排放,保護了環境;同時,通過貫穿氣道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使經第二天然氣進氣孔進入氣道內的天然氣和經第二廢氣孔進入氣道內的廢氣與氣道內形成的混合氣混合,保證混合的均勻性,進一步保證了天然氣燃燒的充分性。
由于第一凹槽靠近空氣進入口,進而第一天然氣進氣孔和第二天然氣進氣孔靠近空氣進入口,保證天然氣進入氣道的順利性,避免了第一廢氣孔和第二廢氣孔靠近空氣進入口,溫度高的廢氣進入氣道后,導致混合器本體內的壓力過高,造成天然氣無法進入氣道。
由于第一支管與混合器本體過盈配合,保證第一支管安裝的固定性;同時,通過該分體結構,便于加工。
由于相鄰兩第一支管交叉設置,保證了空氣與天然氣混合的均勻性。
由于第二天然氣進氣孔的開孔方向與氣道內氣體(空氣)流動的方向垂直設置,進一步保證了空氣與天然氣混合的均勻性。
由于第一弧形部的半徑大于第二弧形部的半徑,且第一弧形部向空氣進入口凸出,從而通過第一弧形部對氣道內空氣和天然氣混合而成的混合氣氣流進行阻擋,使混合氣從第二支管的兩側經過并與廢氣混合,保證了混合氣的流動性,同時,能有效降低混合器本體內的壓力;由于連接板設置于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之間,進而設置在連接板上的第二廢氣孔的開孔方向與混合氣的流動方向垂直,保證了空氣和天然氣混合而成的混合氣與廢氣混合的均勻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西港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未經濰柴西港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510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油發動機進氣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的燃氣混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