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通訊光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49399.X | 申請日: | 2015-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636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8 |
| 發明(設計)人: | 彭昌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昌蘭 |
| 主分類號: | G09B23/22 | 分類號: | G09B23/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高占元 |
| 地址: | 518049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通訊 光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光纖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通訊光纖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我國物理通訊教學的實訓實驗室中,實驗裝備比較笨重,不便于搬運,缺乏便利、完善、實用的實驗裝備,現有的實訓裝備,無論在造型外觀,空間布置,易用性等方面均不夠理想,設計上往往顧此及彼。在設計時,把操控面板放在工作臺臺面上,導致灰塵堵塞電路接口、按鈕卡死,有的把操控面板放在了元件面板的上邊,操控面板略超前于元件面板,這種面板垂直于地平線,使用時會出現“太高”的問題,在通訊光纖裝置使用過程中卡扣部分經常滑落、松動,裝置固定困難,無法在使用過程中安全放置。
因此,發明一種新型通訊光纖裝置顯得非常必要。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通訊光纖裝置,旨在解決目前在通訊光纖裝置使用過程中卡扣部分經常滑落、松動,裝置固定困難,無法在使用過程中安全放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通訊光纖裝置,包括外殼,安裝孔,螺釘,通風口,電池,芯片,卡扣裝置,指示燈,固定裝置,電源插口,光纖接口,數據接口和開關,所述的安裝孔設置在外殼的上部;所述的螺釘設置在安裝孔的內部;所述的通風口設置在外殼的上面的中間位置;所述的電池設置在通風口的下部前側;所述的芯片安裝在電池的右端;所述的卡扣裝置設置在電池的前側;所述的指示燈設置在卡扣裝置的右側;所述的固定裝置設置在外殼的下部;所述的電源插口、光纖接口和數據接口從左往右依次安裝設置在外殼的前面;所述的卡扣裝置包括扣體,扣板,扣孔和固定孔,所述的扣板設置在扣體的上部;所述的扣孔設置在兩個扣體的中間;所述的固定孔設置在扣體的兩側。
所述的扣板具體采用厚度為3mm-5mm的矩形板,所述的扣板具體設計為20-30個,有利于更好的實現光纖線固定連接,增加裝置的固定性。
所述的固定孔具體采用深度為15mm-20mm的U形孔,有利于更好的利用孔與軸的擠壓作用使卡扣裝置固定在外殼內部,增加裝置的穩定性。
所述的固定裝置包括支撐板,沉孔,連接孔和鎖合口,所述的支撐板設置在固定裝置的下部;所述的沉孔設置在支撐板的前部;所述的連接孔設置在沉孔的中間;所述的鎖合口設置在支撐板的上部。
所述的連接孔具體采用直徑為6mm-10mm的通孔,有利于更好的方便利用螺釘使固定裝置與外殼連接,從而使其固定在合適位置。
所述的通風口具體采用扁口型孔,有利于更好的減少裝置的加工工藝,方便投入生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扣板、固定孔、連接孔和通風口的設置,方便了裝置與外界的空氣流通,減少了裝置內部的熱量存留,延長使用壽命,方便裝置與外界的連接固定,使裝置可在不影響外部環境的情況下安全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卡扣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在圖上標記以下附圖標記:
1-外殼,2-安裝孔,3-螺釘,4-通風口,5-電池,6-芯片,7-卡扣裝置,71-扣體,72-扣板,73-扣孔,74-固定孔,8-指示燈,9–固定裝置,91-支撐板,92-沉孔,93-連接孔,94-鎖合口,10-電源插口,11-光纖接口,12-數據接口,13-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通訊光纖裝置,包括外殼1,安裝孔2,螺釘3,通風口4,電池5,芯片6,卡扣裝置7,指示燈8,固定裝置9,電源插口10,光纖接口11,數據接口12和開關13,所述的安裝孔2設置在外殼1的上部;所述的螺釘3設置在安裝孔2的內部;所述的通風口4設置在外殼1的上部;所述的電池5設置在通風口4的下部前側;所述的芯片6設置在電池5的右側;所述的卡扣裝置7設置在電池5的前側;所述的指示燈8設置在卡扣裝置7的右側;所述的固定裝置9設置在外殼1的下部;所述的電源插口10、光纖接口11和數據接口12從左往右依次安裝設置在外殼1的前面;所述的卡扣裝置7包括扣體71,扣板72,扣孔73和固定孔74,所述的扣板72設置在扣體71的上部;所述的扣孔73設置在兩個扣體71的中間;所述的固定孔74設置在扣體71的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昌蘭,未經彭昌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4939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