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曝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48138.6 | 申請日: | 2015-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613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23 |
| 發明(設計)人: | 金沉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清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02 | 分類號: | C02F3/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曝氣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安裝維修簡便、氧利用率高效的曝氣裝置。
背景技術
水污染問題是一個遍及全世界的環境問題,污水處理按采用的方法手段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法4種。生物法是利用廢水中的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分解污水中可降解的有機物的一種方法,因為具有處理量大,投資省,經濟可靠的特點,成為當今世界最普遍的一種水處理方法。其中,好氧生物法面臨曝氣效率、曝氣裝置的性能等方面的制約。
曝氣類型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鼓風曝氣,采用曝氣器擴散板或擴散管在水中引入氣泡的曝氣方式;一般乙烯廠的污水處理多采用這種方式。另一類是機械曝氣,指利用葉輪等器械引入氣泡的曝氣方式。
微孔曝氣管的形式有很多,目前較為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由粗瓷或剛玉等燒結而成的普通曝氣管,這種管壁在燒結過程中產生許多極微小的孔隙,它的主要特點是能產生微小的氣泡,氣泡直徑約0.1mm~0.2mm,氣、液接觸面積大,氧利用率高,一般可達到20~25%;其缺點是氣壓損失較大,易堵塞,送入的空氣需經過濾處理;易損壞,一旦損壞,氧利用率就開始快速下降;且使用壽命短,不易更換。
另一種是管式膜片微孔曝氣管。這種曝氣管的安裝方式與前一種基本一樣,但其自身的結構復雜,它是由一個用ABS或UPVC制成的管子作為布氣管,管壁上開有通風孔,布氣管外周覆蓋著合成橡膠制成的膜片,膜片被金屬卡子固定在管子上。在合成橡膠膜片上用激光等方法打出均勻分布的孔眼。曝氣時,空氣通過管壁上的通氣孔進入膜片與管壁之間,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使膜片微微鼓起,孔眼張開,達到布氣擴散的目的。停止供氣,氣壓消失后,膜片本身在彈性作用下使孔眼自動閉合,由于水壓的作用,膜片壓實在管壁上。因此,污水不會倒流而堵塞孔眼。但由于這種膜片的開孔直徑直接影響到氧的利用率,因此,開孔直徑應適當。開孔直徑過大,氧的利用率較低,開孔直徑過小,氧利用率高,但阻力增大。橡膠膜片易老化,易撕裂,造成曝氣器損壞,且對曝氣的壓力要求較高。
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的曝氣裝置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裝維修簡便、氧利用率高效的曝氣裝置。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曝氣裝置,包括曝氣頭、與外接曝氣管連接的曝氣連接件,所述曝氣頭包括主體部、底部支架、與所述曝氣連接件結合的第一結合部,所述主體部設有曝氣微孔;所述曝氣連接件包括與所述第一結合部結合的第二結合部、與外接曝氣管連接的連接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結合部與所述第二結合部通過熱熔連接為一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結合部的截面積小于主體部的截面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部靠近所述第一結合部的側壁開設有曝氣微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部呈柱形或筒狀,所述第一結合部位于所述主體部頂端,所述主體部靠近所述第一結合部的側壁環繞一周開設有曝氣微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體部底部開設有曝氣微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曝氣微孔均勻分布。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結合部和第二結合部呈柱形或筒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曝氣連接件呈直筒狀或漏斗狀。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部的內部周圈設有可與其他部件螺接的內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曝氣裝置結構簡單、穩定,由外接曝氣管輸送的氧氣經過曝氣連接件進入曝氣頭的主體部,再經由曝氣微孔進入到污水中,運行穩定,曝氣效率高。通過氧氣沖出微孔時產生的反向作用力,使曝氣裝置產生小幅度的震動,防止曝氣微孔堵塞,延長曝氣裝置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曝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分解后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曝氣連接件的俯視圖。
圖4是圖1的仰視圖。
圖5是圖2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清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清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481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介質可再生生物濾床
- 下一篇:新型生物盤片反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