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壓油管加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39860.3 | 申請日: | 2015-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6100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2 |
| 發明(設計)人: | 洪寶童 | 申請(專利權)人: | 洪寶童 |
| 主分類號: | F02M31/16 | 分類號: | F02M31/1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寧 |
| 地址: | 363030 福建省漳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 油管 加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柴油發動機供油系統,特別涉及高壓油管加熱器。
背景技術
柴油發動機采用壓縮空氣的辦法來提高空氣溫度,使空氣溫度超過柴油的自燃點,再噴入柴油、柴油噴霧和空氣混合,同時點火燃燒,其使用的柴油隨著溫度升高,黏稠度和燃燒點降低,燃燒更充分,同時噴霧效果更好;
柴油發動機的供油過程為:柴油先從油箱進入高壓油泵,再通過高壓油泵輸送到缸體中進行工作,一般高壓油泵通過高壓油管將柴油輸送至油缸,高壓油管末端連接噴油嘴使柴油形成噴霧狀,由于高壓油泵提供了極高的壓力,在極短的時間內向氣缸燃燒室噴射柴油噴霧,在與高壓高溫的空氣混合后,可燃混合氣自行燃燒,猛烈膨脹產生爆發力,推動活塞下行做功,此時溫度可達1900-2000℃,壓力可達60-100個大氣壓,產生的扭矩很大,因此柴油發動機具有熱效率和經濟性較好的特點。
但是,柴油發動機供油系統還存在如下缺陷:在常溫或低溫環境下,油箱中的柴油流動性降低,燃燒點升高,導致柴油的霧化率低,燃燒不充分,致使發動機功率降低,油耗和排氣量都很大,目前,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主要是:在柴油發動機供油系統中加入一加熱裝置,對油箱到高壓油泵這一段進行定點加熱,加熱后的柴油再通過高壓油泵并經高壓油管輸送到噴油嘴。此方法雖然能夠使整個供油系統中的柴油保持加溫狀態,但由于高壓油泵是一種精密的配件,為了保持柴油輸出的壓力,柴油必須具有一定的黏稠度,而升溫后柴油黏稠度變低,高壓油泵輸出壓力降低,從而影響了噴油嘴的霧化效果,降低發動機功率。
因此,本發明人對發動機供油系統進行改進,特別研制出一種提高柴油燃燒效率,降低耗油量和尾氣排放,而不影響高壓油泵工作的高壓油管加熱器,本案由此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壓油管加熱器,以提高柴油燃燒效率,降低耗油量和尾氣排放,并且不影響高壓油泵工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高壓油管加熱器,包括水箱和水管,水箱固定在高壓油管上,水箱內形成灌滿熱水的水腔,水箱兩端分別開設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管由進水管和出水管組成,進水管一端與水箱進水口連接,出水管一端與水箱出水口連接。
所述水箱兩端形成開口,至少一根高壓油管穿過水箱,且高壓油管與水箱兩端形成密封結構。
所述水箱呈長方體形,進水口開設在水箱上靠噴油嘴的一端而出水口開設在水箱上靠高壓油泵的一端。
所述進水管另一端和出水管另一端均與柴油發動機的冷卻系統連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高壓油管加熱器通過灌滿熱水并固定在高壓油管上的水箱對高壓油泵至噴油嘴這段的高壓油管進行加熱,使高壓油管內的柴油升溫,升溫后的柴油黏稠度和燃燒點變低,在噴油嘴中霧化效果好,燃燒更充分,從而有效提高燃料利用率,并且,本實用新型柴油加熱后不會使高壓油泵的輸出壓力降低。
本實用新型中水箱兩端還連接了進水管和出水管,水腔中的熱水可以通過進水管和出水管進行交換,以還保持了水腔內溫度,從而實現對柴油的持續加熱,其中,本實用新型的熱水來源可以為柴油發動機的冷卻系統或外部水源。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標號說明
高壓油管加熱器1,水箱11,水腔111,進水口112,出水口113,進水管12,出水管13,高壓油管2,噴油嘴3。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的高壓油管加熱器1,包括水箱11和水管,水箱11固定在高壓油管2上,水箱11內形成灌滿熱水的水腔111,水箱11兩端分別開設進水口112和出水口113;
水管由進水管12和出水管13組成,進水管12一端與水箱進水口112連接,出水管13一端與水箱出水口113連接,進水管12另一端和出水管13另一端均與柴油發動機的冷卻系統連接,本實施例利用發動機冷卻系統的高溫水(冷卻系統中的冷卻液)對柴油加熱,不僅保溫效果好,還簡化發動機結構,使加熱器裝配簡單和方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洪寶童,未經洪寶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398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