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墊圈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36064.4 | 申請日: | 2015-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4934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龍;耿玉新;盧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B43/00 | 分類號: | F16B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110035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墊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螺栓裝配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墊圈。
背景技術
飛機結構采用螺栓連接時,在螺栓主要承受剪力時,常選用螺紋直徑比其光桿直徑小的階梯螺栓,例如HB8033六角頭螺栓、HB8034沉頭螺栓等。由于存在階梯過渡,至少需要安裝兩個墊圈,而且在階梯過渡區墊圈內徑難以與螺栓良好匹配,擰緊螺母時很容易出現墊圈徑向偏移,受力不均衡,長期使用過程中容易使螺栓在階梯過渡區處疲勞斷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墊圈,能夠解決墊圈與階梯螺栓無法良好匹配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墊圈,所述墊圈的內孔包括同軸設置的大內孔和小內孔。
可選地,所述大內孔與小內孔之間具有呈45°倒角的過渡區,所述大內孔與小內孔通過所述過渡區過渡。
可選地,所述過渡區與所述大內孔連接處具有倒圓,所述倒圓半徑為0.5mm。
可選地,所述小內孔處的所述墊圈的外棱邊具有倒角。
可選地,所述大內孔與小內孔內部同軸且密封設置有橡膠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墊圈大內孔與階梯螺栓的光桿配合,限制了其徑向偏移,受力均衡合理,避免因受力不均衡而導致螺栓在階梯過渡區處的疲勞斷裂;另外,由于墊圈由原來需安裝至少2個減為1個,使用、安裝更加方便,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墊圈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墊圈與階梯螺栓配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墊圈,可以與階梯螺栓配合使用。具體地,墊圈1的內孔包括同軸設置的大內孔11和小內孔12,大、小內孔的內徑一般根據需要配合的階梯螺栓來設置。
通常階梯螺栓的光桿直徑可以是多種,本實施例以直徑范圍為8~22毫米為例,此時大內孔11的內徑比小內孔12的內徑大2毫米,且大內孔11的內徑比螺栓光桿基本直徑大0.4毫米,大內孔11部分的墊圈1的壁厚為2~4毫米。另外,墊圈總厚度范圍為4~7毫米,其中大內孔11部分所占厚度為2~4毫米。具體地,當螺栓光桿基本直徑為8~10毫米時,大內孔11部分所占厚度為2毫米;螺栓光桿基本直徑為12~14毫米時,大內孔11部分所占厚度為2.5毫米;螺栓光桿基本直徑為16毫米時,大內孔11部分所占厚度為3毫米;螺栓光桿基本直徑為18~20毫米時,大內孔11部分所占厚度為3.5毫米;螺栓光桿基本直徑為22毫米時,大內孔11部分所占厚度為4毫米。
從墊圈兩個端面分別向內,所述大內孔11與小內孔12之間具有呈45°倒角的過渡區13,所述大內孔11與小內孔12通過所述過渡區13過渡。并且,所述過渡區13與所述大內孔11連接處具有倒圓,所述倒圓半徑為0.5毫米(mm)。所述小內孔12處的所述墊圈1的外棱邊具有1毫米×45°倒角。
有密封要求時,還可以在所述大內孔11與小內孔12內部同軸且密封設置有橡膠圈進行密封,并且增加橡膠圈后,利于在油箱等密封結構部位使用同時,墊圈1還可用于普通螺栓。
本實用新型墊圈1的大內孔11與階梯螺栓的光桿配合,限制了其徑向偏移,受力均衡合理,避免因受力不均衡而導致螺栓在階梯過渡區處的疲勞斷裂,由于階梯螺栓在飛機結構中主要承受剪力的重要受力部位大量使用,因此運用廣泛。另外,由于墊圈1由原來需安裝至少2個減為1個,使用、安裝更加方便,節約成本。并且,當有密封要求時,更便于外部刷涂密封膠,并且可在墊圈1內增加橡膠圈來增強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3606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R180內燃機曲軸
- 下一篇:軟金屬表面用可調節墊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