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平衡法測樁中的位移均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20126006.3 | 申請日: | 2015-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5307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公勝;孫樹勛;王艷森;晏大瑋;孫文;馬洪波;孫偉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D33/00 | 分類號: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達律師事務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義 |
| 地址: | 730000 甘肅省蘭州***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衡 法測樁 中的 位移 均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平衡法測樁中的位移均衡裝置。
背景技術
基樁自平衡檢測法是利用樁自身反力的平衡實現對樁身的加載,是接近于豎向抗壓(抗拔)樁實際工作條件的一種試驗方法,可確定單樁豎向抗壓(抗拔)極限承載力和樁周土層的極限側摩阻力、樁端土的極限端阻力。該法適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巖層中樁身直徑大于800mm的人工挖孔樁、鉆孔灌注樁等,尤其適用于傳統靜載試樁難以實現的水上試樁、坡地試樁、基坑底試樁、狹窄場地試樁、超高承載力試樁等。當埋設有測量樁身應力、應變、樁底反力的傳感器和位移桿時,可測定樁的分層側阻力、端阻力和樁身截面的位移量。但是,在測量樁身位移時是通過固定在樁身上的三根位移絲取平均值得出的,而在自平衡試驗中荷載箱上端和荷載箱下端的樁身位移都需測量,共6根位移絲,每根位移絲都需架設一套位移傳感器,致使位移傳感器之間空間不足,互相影響,精度降低,同時造成儀器架設工作繁雜,工作量大,維護困難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自平衡法測樁中的位移均衡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平衡法測樁中的位移均衡裝置,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用于連接試樁中伸出的位移絲的三角橫桿、固定在位移測試支架上的定滑輪、配重塊,三角橫桿由三根連接在一起的橫桿構成,三根橫桿的一端相連成為一體結構,三根橫桿的末端分別與試樁中伸出的位移絲相固定,三角橫桿的任意兩根橫桿的夾角為120°,三角橫桿的中心位置還連接有一根繞過定滑輪并且末端連有配重塊的位移絲。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平衡法測樁中的位移均衡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進行自平衡法測樁中,樁身位移發生變化時,三角橫桿在移動過程中因需滿足受力平衡條件,會自動調整姿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自平衡法測樁中的位移均衡裝置,包括用于連接試樁4中伸出的位移絲的三角橫桿1、固定在位移測試支架上的定滑輪2和配重塊3,三角橫桿1由三根連接在一起的橫桿構成,三根橫桿的一端相連成為一體結構,三根橫桿的末端分別與試樁中伸出的位移絲相固定,三角橫桿的任意兩根橫桿的夾角為120°,三角橫桿的中心位置還連接有一根繞過定滑輪并且末端連有配重塊的位移絲5。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是利用一個三角橫桿,將試樁中伸出的位移絲固定在三角橫桿的末端,用一根位移絲固定在三角橫桿幾何中心位置,連接定滑輪,和配重塊。在安裝時,首先固定位移測試支架,引出樁身位移絲,樁身位移絲分別連接在三角橫桿的末端,用一根位移絲通過定滑輪連接配重塊,最后架設、調整位移傳感器。
在本實用新型中,配重是為了消除位移絲自身彎曲和摩擦造成的影響,使位移絲一直處于緊繃,保證位移絲與樁身位移的同步性。樁身位移變化時,三角橫桿在移動過程中因需保持受力平衡狀態,會自動調整姿態,幾何中心的位移既是三根樁身位移絲位移的平均值,因此,在此種方法中,最少只需兩套百分表,即可分別測得上下端樁身的位移,大大節省了位移測量裝置的安裝時間,減小了位移測量中的系統誤差,提高了位移測量的精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未經甘肅省建筑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201260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小型水電站清淤裝置
- 下一篇:一種防震建筑地基結構





